煙草在線專稿 近日,某市煙草局召開一年一度的學術、政研論文交流研討會,為了提高會議效率,會前通知要求每位論文交流人員限5分鐘時間介紹論文的大綱和寫作思路,輔以PPT的形式進行展示,不必全文念讀,只需提綱挈領闡明文章主旨,交流思想精髓即可。入圍的18篇優秀論文交流要控制在80分鐘內完成,與會人員聽完交流覺得別開生面,耳目一新,情不自禁地為“限時發言”鼓掌叫好。
為了促進學術、政研成果轉換,該局還將交流論文匯編成冊,下發到基層,并在局域網的“學會園地”里開展網上交流,干部職工把“限時發言”稱之為煙草講堂的“黃金100秒”,這樣的“限時發言”,為開短會、少開會、開好會起了一個好頭,達到了讓會議提質增效的預期目的。
其實,我們不是一味討厭長會,內容充實又撥人心弦催人奮進的長會,未嘗不好。只是眼下有些長會,主講人往往一二三四似乎有條有理,ABCD儼然有腔有勢,卻是空話套話加上正確的廢話連篇累牘,時常讓聽者昏昏欲睡。因為那些發言稿多是難為秘書關在辦公室里擠出來的,主講人其實是秘書的念稿人,沒有時間限制,講者洋洋灑灑,聽者一頭霧水。這里如果也引用“黃金100秒”的限時機制,促使主講者惜時如金,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分功,也會讓會議開得聚精會神、切合眾意。
說到開會,現實中還不乏把開會看作自己全部工作的人,把會議次數當作衡量自己政績的人。他們事無巨細,分身乏術,大會小會縱橫交錯,開得不亦悅乎。“限時發言”既然可以把會議開得簡練,為了讓領導干部有更多時間深入基層、深入實踐、深入群眾,筆者建議:在“限時發言”的同時,不妨像規避城市交通擁堵那樣,出臺“無車日”、“單雙號”之類的相應措施,根據不同領導崗位的實際需要,規定一個每周開會的時間極限,一旦時滿,也來一個限制管控,豈不更好?
我們為“限時發言”點贊,是因為限制得發言人甩掉了照本宣科,促使他們注重緊扣實際,動腦筋,下真功,把話說實,真正做到“事”要“實”,“實”要“是”。再一深想,“限時發言”也好,提倡開短會也罷,其要義全在于戒虛戒浮戒空戒假,崇尚實事求是,力求務實高效,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