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香煙品牌,源于上世紀60年代。包裝的底色用了綠色,畫面使用了漢代壁畫的藝術風格。我們知道,漢以前是沒有紙的,圖案多用青銅器來表現。煙標畢竟是平面藝術,所以漢畫最能體現《春秋》的歷史內涵。
-
上世紀90年代,安徽阜陽卷煙廠出品了“華佗”煙標。此款煙標,主板是華佗的頭像,副班是一首小詩,基本概括了華佗的一生:“刮骨奇術千秋說,世人觴詠漢華佗。阿瞞不識開顱術,枉殺神醫受貶駁。”
-
“千峰環野立,一水抱城流。”柳江從廣西柳州穿城而過,將柳州分割成南北兩半。柳江河畔上架起的一座座橋梁如一條條長虹,貫通百里。因此,柳州有“橋梁博物館”的美譽。上世紀70年代,柳州卷煙廠出品的“柳江橋”煙標,主版圖案為柳江大橋畫面。柳江大橋又名“柳江一橋”,1968年12月26日建成通車,由中國著名橋梁設計大師林元培主持設計,是柳州市區第一座跨江公路大橋。柳江大橋方便了當地人的生活,見證了這座城市時代的變遷和發展。
-
上世紀70年代初,內蒙古烏蘭浩特卷煙廠設計出品了“草原”牌雪茄煙標。該煙標著淡綠底色,主、副版描繪了一位牧民騎著馬,手里拿著鞭子,趕著羊群去放牧的情景,展現了內蒙古大草原一片繁榮興旺的氣象。
-
徐州卷煙廠曾出品過“淮海”煙標。該煙標上印有"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上的塔徽,塔徽由相交的兩支步槍和麥穗組成,主版浮雕畫面展現的是解放軍一往無前的英雄形象,副版浮雕畫面展現的是人民群眾奮勇支前的情景。
-
中國煙草工業公司曾出品過“狼牙山”煙標,該煙標主版為“狼山競秀”,狼牙山主峰蓮花峰海拔1105米,位于狼牙山的西部,東部為蠶姑坨,棋盤坨與蠶姑坨間的北部為老君堂,上述三峰為通向狼牙群峰之巔的三條隘路。清晨或黃昏,站在保定城樓,可見遠達百里的狼牙山雄姿。“巍巍燕山高,瀟瀟易水寒。英雄五壯士,威震狼牙山。”狼牙山因“狼牙山五壯士”壯舉,名聞于至今。
-
武漢長江大橋位于湖北省武漢市,橫跨武昌蛇山和漢陽龜山,是我國在萬里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鐵路、公路兩用橋,被稱為“萬里長江第一橋”。武漢長江大橋于1955年9月動工,1957年10月15日正式通車,全長約1670米。上層為寬約20米的4車道公路橋,下層為寬14.5米的雙線鐵路橋。橋身為三聯連續橋梁,每聯3孔,共8墩9孔,橋墩采用了我國首創的“大型管柱鉆孔法”建造,輪船在橋下終年航行無阻。橋的兩端建有極具民族特色的橋頭堡,高度均為35米,從底層大廳至頂亭共7層,有電動升降梯供人上下。武漢長江大橋串起被長江分隔的京漢鐵路和粵漢鐵路,從而形成了完整的京廣鐵路,對促進中國南北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上世紀50年代,公私合營南洋兄弟煙草公司漢口制造廠出品的“大橋”煙標,展現了雄偉的武漢長江大橋。
-
金雞報曉天下白,舉國歡慶齊開懷,載歌載舞唱盛世,幸福安康樂開懷。上世紀七十年代,山東棲霞卷煙廠出品了“報曉”雪茄煙標,該煙標主、副版圖案為一只五彩斑斕的金雞,昂首獨立,寓意著美好生活的到來。張高見供圖
-
上世紀70年代,安徽蚌埠卷煙廠出品的“黃山”煙標,正版為黃山的標志性景觀迎客松,遠景是黃山三大主峰之一的蓮花峰,副版為黃山群峰圖。云海霧繞,奇松怪石,“黃山”煙標的設計主題突出,畫面生動,讓我們仿佛置身于黃山仙境之中。
-
20世紀七八十年代,國營壽縣卷煙廠出品的“壽春”煙標,淡黃色的背景上,展示著古城壽春的標志性建筑,即孔廟中的三坊與奎光閣等,斗拱飛檐,古色古香,顯示出壽春古城文化藝術璀璨,勝跡宏博的歲月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