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固山位于江蘇鎮江,由于北臨長江,形勢險固,故名北固。北固山由于山壁陡峭,形勢險固,南朝梁武帝曾題書“天下第一江山”來贊其形勝。上世紀90年代,南京卷煙廠出品了“北固山”煙標。該煙標上的塔為甘露寺鐵塔,位于北固山上。甘露寺鐵塔是我國目前僅存的六座鐵塔之一,系宋代以鐵仿木構樓閣式塔鑄制的杰出代表作,至今已經歷了近千年的風雨滄桑,依然矗立于巍巍北固山上,成為古城一景,也是北固山標志性建筑。
-
贛州大橋位于江西省贛州市中心城區北部,連接水東和水西兩個城市片區,是形成贛州中心城區內外聯通的外環快速通道,有“千里贛江第一橋”之稱。上世紀70年代,江西贛南卷煙廠出品過“贛州橋”煙標,主、副版圖案均為贛州大橋,在藍天白云下,雄偉的贛州大橋猶如一條巨龍橫臥在贛江江面上。
-
上世紀70年代國營青島卷煙廠出品的“長征”煙標,主版為連綿的岷山雪山,上書毛主席《七律?長征》中“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詩詞手跡。副版以紅旗為點綴,展現的是當時紅軍高舉紅旗翻越岷山雪山的壯麗場景。
-
中國龍巖卷煙廠出品的“武夷”煙標,年代不詳。煙標主版選用的是一幅游客乘坐竹筏游玩,山水輝映的攝影作品。煙標副版是一枚篆書方形印章,紅色的“武夷名山”赫然在目。
-
上世紀80年代,新疆卷煙廠出品了“天山”煙標。煙標正版以方框形的設計,容納了雪山、草原、小徑、山石和小屋。副版是一枚很大的金色煙葉。
-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我國很多煙廠曾出品過大量山主題的煙標。上世紀50年代,浙江寧波聯工煙廠就出品了“高山”煙標。此款“高山”煙標正版為一群人登山至頂,能夠感受到人們征服高山的喜悅之心。煙標的副版上,“高山香煙”的拼音浮于畫上,背景處可以看到人們在欣賞群山的壯觀。
-
嘉峪關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由內城、外城、羅城、甕城、城壕和南北兩翼長城組成,全長約60公里。城臺、墩臺、堡城星羅棋布,由內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線組成重疊并守之勢,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防御體系,被譽為“天下第一雄關”。上世紀60年代,甘肅蘭州卷煙廠曾出品過“嘉峪關”煙標。該煙標主版上印有嘉峪關的雄姿。嘉峪關是明長城最西端的關口,歷史上曾被稱為河西咽喉,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要塞。這枚“嘉峪關”煙標的副版上印有西域商人牽著駱駝走在“絲綢之路”上的情景。
-
河南洛陽卷煙廠出品的“華夏龍”煙標,主版為“單龍戲珠”圖案:一條金燦燦的神龍正在團身飛舞,追逐一顆四周火焰升騰的明珠。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圓形被人們賦予圓滿、完美的寓意,“單龍戲珠”和“雙龍戲珠”的傳統圖案本身也包含吉祥美滿之意。該煙標以“華夏龍”命名,配以頗具象征意義的神龍圖案,表達了美好祝福。
-
千山佛道兩相宜。上世紀60年代,營口卷煙廠出品了“千山”煙標。歷史悠久的千山,遠在1300年前就建有佛教寺廟,至清朝道教進入千山之中。煙標正版是千山風景區的景點“鸚鵡石”,圖上石頭和鸚鵡的形象很逼真,副版圖和正版一致。
-
我國古代有東方青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四象之說,也稱四神獸、四靈,其形象圖案多見于古代瓦當。上世紀80年代,寶雞卷煙廠出品過十枚套“長安”煙標,主版圖案為長安著名古跡,副版上就有四象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