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年繼續使用。”有著多年種煙經驗的徐天懷說。目前有機肥工廠年產有機肥約5000噸,村合作社每年可獲分紅收益40萬元,每年可帶動16名當地村民務工,
-
曾家鄉花紅灣村,20多名村民正在200余畝的煙地里采摘成熟的煙葉,熟練地進行編扎、搬運,一桿桿嫩綠的煙葉左排右放,不一會就整整齊齊擺滿了大半個
-
排憂出實招 志愿服務暖人心“志愿者上門開展預防電信詐騙知識宣傳,讓我們老年人了解到電信詐騙的危害性,并教我們下載了國家防詐騙中心APP,防止我們上當受騙。”提到志愿服務者,村民覃善宏豎起大拇指。近年來
-
自2021年江西省宜黃縣中港鎮余溪村被評為第七屆江西省文明村鎮以來,余溪村把鄉風文明作為鄉村振興重要抓手,以“黨建引領”“模范引領”“文化引領”來引導村民樹立文明新觀念
-
;30多個村民正在有序進行挖坑、植苗、覆膜,一派忙碌。綠意盎然的煙田整齊有序。不遠處的山間林地綠木掩映,一派生機。除了錯落有致的民居,更吸引人的,
-
得空,我都會來書屋找書看。”村民譚顯孝高興地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一張方桌、幾把椅子,湊成一個院壩科普微課堂。“什么是有機、綠色、無公害農產品?”“它們分別
-
“老劉,帶我們去你煙田看看”煙葉科研員廖瑯帶著記者去采訪煙農劉述華的路上,正趕上他開車去賣今年輪種的蔬菜。“種煙老天爺給的生計”村民劉述華今年60歲,有著
-
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譜寫新時代鄉村振興新篇章。察民情訪民意 當好村民“貼心人”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為深入了解東灣村脫貧攻堅難點痛點,鎮江煙草鄉村
-
成為楊慎喜的“心頭大事”,他眼里有活兒、心里有群眾、腳下有行動。板廟村村民李秀芝患病多年,后又遇老伴去世,心力交瘁。因家庭相對貧困,她無錢治病
-
幫扶資金,建起黨群服務中心。 在渡口村黨群服務中心落成儀式上,鮮紅的黨旗升起來,同樣“升起來”的還有村兩委的戰斗力和積極性。村兩委帶領村民拓寬進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