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煙葉生產過程中,分別以打頂時、打頂后第5天、打頂后第10天三個時間點為因素設置6個處理,清除下部葉3片和上部頂葉1片不適用煙葉,采用不同打葉時間對煙葉等級結構及工業可用性影響的試驗,結果表明:以打頂時及時清除下部3片葉及園頂時及時打掉頂部第1片葉的處理,增產提質,優化煙葉結構的效果最好。采用該項技術措施,及時清除下部和上部不適用煙葉,能夠促進煙田通風透氣,提高光照效率,減少不適用煙葉的營養消耗,促進中上部葉提質增產和提高煙葉成熟度,特別能夠較為有效應對長期降雨寡照對成熟期煙葉的負面影響。
-
對粵煙97、NC297及CK K326現蕾后進行打頂及留葉數試驗,試驗設計3個水平,即株留有效葉18片、20片、22片,三次重復,結果表明:粵煙97、NC297的品種特性與K326具有某些相似性,在施肥充足平衡、培管正常的條件下,適宜的打頂方法及留葉技術為:拉長株高節距,始花打頂,留葉20-22片。采用該項技術,能有效應對K326節距較密、粵煙97葉型寬圓、株高較高對光照利用效率的負面影響;能有效應對K326、NC297對肥料敏感性的負面影響。
-
為了實現烤煙品種的科學有序的更新換代,篩選出適合當地區域環境的優良新品種,促進品種輪作,優化品種結構,改變當前我區烤煙主栽品種單一的現狀,2009年-2011年,陸續引進烤煙新品種進行試驗、示范,通過幾年的試驗示范篩選,已成功篩選出兩個適宜宜章縣栽培的新品種粵煙97和NC297,現將技術成果總結如下。
-
在煙葉產業發展的現實基礎上,對湖南省宜章縣十二五煙葉原料保障上水平的路線進行了三個方面的闡述:以煙葉基地單元建設為載體,全面提高發展質量;以品質特色開發為主線,全面提高煙葉質量;以現代煙草農業建設為路徑,全面推進煙葉產業提質升級。并就十二五期間煙葉產業增量提質升級的課題,提出了大戶培育、雙流信息平臺建設等方面的發展建議。
-
煙草在線郴州消息 烤煙移栽后,湖南省郴州市煙草公司煙葉生產經營部及時組織召開技術決策會,于4月初制訂烤煙生產管理工作預案,針對2011年大田烤煙生產可能發生的情況,對生產技術方案
-
株型控制是烤煙田間長勢長相的核心,株型呈腰鼓型是烤煙優質豐產的基礎,腰鼓型烤煙株型的田間特征是:株高100-110cm,莖圍8-12cm,節距5cm,下部葉長60-65cm,中部葉長70-75cm,上部葉長55-60cm,葉色前中期草綠,成熟期金黃,煙葉分層落黃成熟均勻一致。烤煙要實現腰鼓型的長勢長相,需要采取五項調控技術:
-
近幾年來,每到4-5月份,煙株團棵旺長時,時有部分煙田的部分煙株突然葉尖葉緣向葉背反卷,葉肉增厚,葉面畸形變窄,葉面有不均勻病斑,生長受阻,煙農俗稱“卷葉病”“土花葉病”。湖南農業大學、郴州市煙科所專家們認為是前茬作物施用除草劑殘留致使煙株發病,稱為農殘病,至病煙株如圖所示,這是國內煙草科技界多年沒有突破的科技難題。
-
指導,確保競賽的公平、公正、規范、有效。
通過激烈角逐,桂陽縣駱平生獲得第一名、桂陽縣彭祁光、宜章煙草公司范雄、段水明獲得第二名,永興縣譚林彬、嘉禾縣李仕
-
沖倒,有的連根拔起,部分煙葉還浸泡在洪水中。針對煙葉不同程度的受損情況,縣煙草專賣局農藝師范雄給出了解決方法。
范雄指著身旁的煙田說:“你看
-
,跟煙草公司的技術員“躲貓貓”的情況大有不同。今年,廣大煙農都爭搶著邀請煙葉技術員到自家的煙田指導不適用鮮煙的采摘和處理,當筆者問及范雄為什么今年煙農都自覺自愿進行煙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