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誓詞、聆聽革命故事、瞻仰烈士遺跡,引導執法人員傳承紅色基因,銘記“為國守門、為民盡責”的初心使命。青年員工班靖在參觀后寫下心得:“革命先輩用生命守護信仰
-
流。這背后,是茶陵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容誠·愛心”工程的溫情落筆——通過硬件改造、技能培訓和長效關懷,為殘疾家庭、烈士遺屬、受災商戶重燃生活
-
”,一幅“醉美”自然生態景觀,引大量游客涉足觀賞。自投入使用以來,營樂源水庫融合陳樹湘烈士紀念園景區,開發紅色旅游項目,吸引年參觀突破20萬人
-
活動室、法治講堂、廉政文化室等陣地,堅持集體學習、集中教育、集聚能量,不斷加強退役軍人員工政治理論學習,提升思想素質。通過組織參觀抗日山烈士陵園、小沙東海
-
實現“思想上有觸動、精神上受洗禮、理論上有收獲、工作上有啟發”。先后把學習課題搬到半條被子故事發源地、湘南起義紀念館、革命烈士陵園、烤煙移栽現場,現場開展革命傳統、為民情懷教育
-
上的井崗山圖案,簡潔明快,生動形象,從一個側面充分反映了井崗山的壯美自然景觀和厚重歷史文化,令人震撼,叫人感動,使人難忘。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是一塊“浸透著烈士鮮血的圣地”。1927年10月
-
志愿講解隊的一員,羅蕓積極參與志愿講解活動,通過講述楊開慧烈士不怕犧牲,英勇斗爭的一生,向游客們傳遞紅色革命精神和偉大的愛國主義情感。“我生在開慧
-
平江烈士陵園,青年黨員結合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體會,暢談百年黨史故事,立志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在喻杰故居,黨員們以“廉”文化
-
胡還多才多藝,喜歡攝影。他的攝影報道《公司領導班子成員面對面聽取職工意見》(《陜西中煙報》2015年1月1日)、《全系統多單位開展首個烈士紀念日活動
-
升級后的面貌葉縣老鴉村是革命烈士楊金印的故鄉,紅色革命老區,高永濤的店鋪就位于該村北頭的十字路口,經營著近600種日常生活用品,平時由他和妻子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