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能制造在新工廠各個環節中的深入運用,常德卷煙廠迎來了新的發展時期。
新工廠聚焦“精益生產”目標導向,探索布局了“五型”管理新模式。
不久前,湖南省常德市城西的楊橋河畔熱鬧非凡,湖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常德卷煙廠舉行新工廠啟新儀式,該廠新工廠正式落成啟用。
在國家煙草專賣局和湖南中煙黨組的高度重視下,新工廠按照公司黨組要求,努力打造數字化、智能化、精益化的品牌工廠、智慧工廠、生態工廠。
如果說把新的湖南中煙常德卷煙廠比喻成正在升空的火箭,那么智能制造便是火箭得以騰飛的核心,易地技改造就了推進智能制造的堅實基礎,系統平臺建設將智能化的生產管控進一步延展到了生產機臺這個最小單元,管理創新為智能分析和智慧決策持續提供穩定、可靠的大數據,繼而才能讓“芙蓉王”品牌向著高質量發展領域騰飛。
技改建設——
智慧工廠發射器
1951年,常德卷煙廠繼承發揚“老紅軍創業”精神,從最開始只能生產丙級卷煙,到成為全國高檔卷煙生產集中度最高的品牌工廠之一,1994年創牌的“芙蓉王”已連續13年位列一類煙銷量榜首。
近70年創業歷程,工廠四易其址、八輪技改、五次轉型,實現從手工作坊、半機械化作業到自動化、現代化、智能化生產的轉型。如今,常德卷煙廠新工廠開創性地打造了全行業最先進的大物流系統,構建了智慧工廠的物聯網絡。
新工廠成品高架庫兼具入庫存儲與市場發貨雙功能,無論是設計規模還是業務功能,都處于行業領先地位。入庫環節通過追溯碼,將件煙與上游生產設備關聯匹配,質量追溯耗時將從過去的人工翻垛平均1小時/次降低至0.5小時/次。出庫環節支持件煙、整托盤、整托盤轉件煙等多種模式快速切換直接發貨,切換用時由過去的平均1小時/次降低至0.2小時/次。在市場發貨需求的變化過程中,自動化的智能識別系統,徹底杜絕人工誤差,精準度達到100%,滿足了市場不斷變化的需求。隨著成品高架庫的正常投入使用,與過去比較,預計全年移庫量減少約15%,移庫運輸費用降低近18%。
系統平臺——
智能內核助推器
智能制造是當前新技術形勢下制造業的發展方向,是新時代推動產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推動設備精益化管理與信息化“兩化融合”的核心目標。
按照湖南中煙以智能制造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規劃藍圖,常德卷煙廠在建設新工廠時,除了夯實硬件配置外,還搭建了包含生產管控一體化和制絲、卷包、物流、動能四大集成的智能工廠系統平臺,形成“工業控制大腦”的布局,對工藝、生產等進行業務協同和智能分析,對生產執行、現場作業實現信息貫通和智能決策。
提起常德卷煙廠新工廠的智能制造,該廠高級工程師袁建華如數家珍:“智能制造運用到了新工廠建設的方方面面。目前智能制造建設的主要工作是搭平臺。平臺是開放的,而且提供工具和方法,把員工多年積累豐富經驗和智慧沉淀到系統平臺中,通過不斷地迭代升級,讓系統越來越‘聰明’,從而持續優化生產指標,為新工廠高質量發展賦能。”
管理創新——
大數據提升精益利器
在新起點上,湖南中煙常德卷煙廠全面建成新工廠的同時,作為智能制造高效落地重要保障的“新管理”也在同步推進。
常德卷煙廠新工廠聚焦“精益生產”目標導向,系統梳理智能制造管理思路,探索布局了“五型”管理新模式,即“智能型排產模式、全面型質量防控模式、預防型設備保全模式、精準型物流配送模式和節約型動能管控模式”。新的管理模式為智能制造的落地和持續發力提供了有力保障,促進管理精益化提升。
“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深化應用,加強上下、內外、左右各級信息協同,進一步挖掘數據價值,用數據倒逼管理問題,真正實現管理進步用數據說話,管理水平用數據來衡量,管理成效用數據來體現,有效提升工廠管理與決策水平。”常德卷煙廠企業管理部負責人文子登如是說。
隨著智能制造在新工廠生產管理各個環節中的深入運用,湖南中煙常德卷煙廠將不斷通過智能平臺來沉淀和提升管理制造水平,進一步以系統化思維加強體系管理、推動管理落地,培育“精于此道、以此為生”的專業技術及能工巧匠隊伍,努力將常德卷煙廠打造成行業的標桿企業,為煙草行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湘煙智慧。
作者單位:湖南中煙常德卷煙廠
本文圖片均由湖南中煙提供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