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披露,我國控煙形勢嚴峻,要在2030年實現成年人吸煙率降至20%的目標將難以實現。于是有專家建議進一步提高征稅和提高卷煙價格,將卷煙價格從原來的平均每包16元提高到59元,并進一步提高卷煙批發環節的從價稅稅率和每支煙的從量稅(12月5日《第一財經》)。
確實,目前中國控煙形勢不容樂觀,2007~2019年,全球平均成人吸煙率從22.7%降到了17.5%,而中國吸煙率下降緩慢,雖從1984年的33.9%下降到了2018年的26.6%。34年間,吸煙率僅下降了7.3個百分點,與2030年將成人吸煙率降至20%的目標還差6.6百分點,而時間只有9年,看起來困難較大。問題還不在此,據公開數據,2020年全球卷煙銷量出現較大降幅,銷量為5528萬箱,同比下降5.2%。而中國的卷煙銷量只有2015年出現小幅下降,自2016年起則呈現逐年上升。尤其從產量上看不降反升,雖然 雖然2015~2018年我國卷煙產量有所下降,但自2019年開始回升,到2020年全國產量達到23863.7億支,同比增長0.9%。2021年1至4月累計產量9482.2億支,同比增長2.7%,這些數據更加證實了實現中國控煙目標的艱難性和復雜性。
面對此嚴峻形勢,一些專家學者提議進一步提高卷煙稅率,提高卷煙價格,這種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而且,不可否認的是,提高稅率和卷煙價格在抑制吸煙率上升方面也確實發揮了一定作用。比如2015年5月10日起,卷煙批發環節從價稅稅率由2009年5月的5%提高至11%,并按0.005元/支加征從量稅。提高從價稅和從量稅之后,2015年出現了一個小的卷煙產量和銷售額的下降。但這種效果只是短暫的,之后,吸煙率與稅率呈現同步穩定增長局面。
這說明了,我國實現2030年控煙目標,僅靠加稅和提高卷煙價格是遠遠不夠的。并再次表明,加稅和提高卷煙價格最多也只是一種權宜之計,不是治本之法,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且,過度提高卷煙稅和煙價,也會遭到煙民的強烈反對,更會加重他們的家庭經濟負擔,對于他們的生活也會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
顯然,控煙靠經濟手段并非長久之策,應該施以行政之手,也就是在提高卷煙征稅和卷煙價格的同時,綜合推出各種行政性控煙措施來助推控煙行為,才有可能從根本上抑制成年人吸煙人數的上升,使中國在2030年達到只有20%成年人吸煙的控煙目標。
而行政性控煙措施包含的內容多、范圍廣,是當前最關鍵的措施,還是應把吸煙有害自身身體健康以及危害家人、周圍人的健康等完全放在首位,并將起納入國民重要教育引導范圍,更有必要納入一項基本國策;同時,可以從小學抓起,將吸煙有害健康作為小學教材的重要內容,讓國民從小意識到吸煙的危害性,從而提高全民拒絕吸煙的自發性。
與此同時,進一步加大公共場所例如辦公室、公共交通工具、人群聚集的公共場所等禁煙力度,政府各監管機構應重視公共場所監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成立專門機構集中專門力量,加大公共場所禁煙監督與執法力度,對于在公共場所吸煙的煙民采取嚴厲的經濟處罰、甚至上追求行政責任,鏟除煙民公共空間吸煙的一切土壤,迫使煙民無法在公共場所吸煙,讓其吸煙行動處處受到約束,增強其不吸煙和主動戒煙的自覺性。
此外,可考慮將控煙目標納入政府業績考核目標,層層抓落實,將各種控煙措施落到實處,防止“喊得兇、沒實際禁煙行動”的不良傾向,成立控煙機構,設立控煙信息平臺,接受各種違反控煙措施投放和舉報;并實現獎罰分明,對于如期達到控煙目標的地方政府給予獎勵和選拔作用上優先,對于控煙不力、措施落實不到位、不能如期達到控煙目標的地方政府予以經濟處罰和行政追責。以此形成全社會控煙的良好氛圍和強大的控煙動力,為控煙目標如期實現奠定扎實的基礎。
還可考慮將控煙納入立法高度,中央政府以及各級地方政府形成高度共識,盡快制訂并推出一套控煙立法機制,走依法控煙之路,讓法律制度在控煙上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如此,不愁中國在2030年實現向國際社會承諾的成年人20%吸煙率的控煙目標!
(注:作者莫開偉系中國知名財經作家)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