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七月,贛鄱大地暑意正濃。江西省信豐縣煙區的煙葉采收烘烤工作已近尾聲,經匠心烘烤后的“金葉”顏色金黃、油潤鮮亮、香氣醇和,每一片都鐫刻著生態智慧與科技賦能的印記。回望整個煙葉生長季,誘蚜黃板如哨兵般挺立,頻振式殺蟲燈在夜色中閃爍微光;自然界的“生態衛士”蚜繭蜂悄然出擊,低空掠過的植保無人機劃出智能軌跡。這一幕幕生動圖景,共同勾勒出綠色防控技術護航煙葉生長的生態長卷。
今年以來,信豐縣煙草專賣局聚焦“綠色、生態、安全”發展理念,以技術服務為紐帶,將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與智能化植保技術深度融入煙葉生產全流程,不僅為煙葉生產提質增效筑牢了生態根基,更讓每一片“金葉”承載起生態價值與品質內涵的雙重分量,著力推動煙區煙葉生產可持續發展邁上新臺階。
物理防治織密“生態防護網”
“以前打藥治蟲,成本高不說,還擔心農藥殘留影響煙葉品質?,F在煙技員教我們在田里布了黃板,蟲子主動‘自投羅網’,煙葉更干凈,品質也更有保障?!毙咆S縣新田鎮煙農陳明指著田間整齊排列的誘蚜黃板,臉上洋溢著難掩的喜悅。
圖為煙技員在田間安插誘蚜黃板
在煙葉生長關鍵階段,信豐縣煙草專賣局針對蚜蟲、粉虱等具有趨黃特性的害蟲,科學布設誘蚜黃板。這些黃板猶如一張張“空中攔截網”,利用害蟲對特定顏色的趨性進行物理誘殺,有效降低害蟲基數。同時,在煙田集中區域,由該局部署安裝的頻振式殺蟲燈晝夜值守,以特定光波為“誘餌”,精準誘捕斜紋夜蛾等害蟲成蟲,從源頭上阻斷害蟲的繁殖鏈條。
隨著物理防治手段的規?;茝V,化學農藥施用頻次與用量顯著減少,防治成本也隨之降低。如今的煙田,正逐步形成“不施藥也能有效防蟲”的良性循環,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綠色防控成效愈發顯著。
生物防治激活“生態免疫力”
“這些蚜繭蜂別看個頭小,卻是煙草蚜蟲的‘致命天敵’。”信豐縣正平煙站煙技員朱恒劭手持裝有蚜繭蜂的釋放盒,一邊指導煙農規范操作,一邊詳細講解:“每畝煙田釋放一批,即可形成有效防護,煙葉上的蚜蟲數量能減少一大半?!?/p>
圖為煙技員正在釋放蚜繭蜂
作為煙草蚜蟲的寄生性天敵,蚜繭蜂的控害機制極具生態智慧。雌蜂將卵產在蚜蟲體內,孵化后的幼蟲以蚜蟲體液為食,最終使蚜蟲僵化死亡。這種生物防控方式的寄生率穩定保持在 80% 以上,形成“以蟲治蟲”的生物防治閉環。
這種依托自然生態平衡的生物防治方式,從源頭上消除了化學農藥對土壤、水源造成的面源污染隱患,讓煙葉真正實現“綠色生長”,更為提升煙葉品質奠定了堅實基礎。
無人機植保提升“防控精準度”
“以前背著藥桶在田里打藥,一天頂多管10畝地,現在有煙草公司聯系合作社飛防隊,一小時就能噴30畝,還打得勻、打得透?!睙熮r邱強勇望著穿梭在煙田上空的無人機,難掩對科技賦能農業的贊嘆。
搭載 GPS 定位系統的植保無人機,化身“智能飛手”,可實現自主巡航作業。通過智能調控,藥液霧滴直徑被精準控制在 50-80 微米,不僅附著力強,更能均勻覆蓋煙株,大幅減少農藥浪費。此外,飛防作業可靈活避開高溫時段,降低農藥揮發損耗,顯著提升防治效果。
針對突發、集中的病蟲害,無人機植保與物理、生物防治形成“天空+田間”的智能防護“組合拳”,實現“綠色防控+精準施藥”的有機結合,既保證了防治效率,又最大限度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量,推動防控技術向智能化、精準化邁進,穩步實現農業效率與生態保護的“雙重提升”。
如今,從物理誘殺到生物調控,從人工防治到智能飛防,綠色防控技術已成為信豐煙區煙葉生產的“標配”。下一步,信豐縣煙草專賣局將繼續加大技術推廣力度,通過“田間課堂+實操培訓”提升煙農技能,輔以政策扶持降低應用成本,讓更多煙農享受到科技賦能的紅利,完善煙葉全流程綠色生產鏈,推動產業綠色轉型,讓“金葉”在生態保護與提質增效的道路上持續煥發生機。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