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東泰安市煙草專賣局(公司)(以下簡稱泰安煙草)將零售終端作為連接城鄉市場的“神經末梢”,通過系統性賦能、數字化轉型、共同體建設,讓千萬個鄉村零售終端店面成為激活鄉村經濟的“細胞單元”,為齊魯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動能。
從“售貨末梢”到“服務樞紐”:終端功能的系統性重塑
鄉村零售終端的升級不是簡單的硬件改造,而是服務民生的價值重塑。在肥城劉臺村,市場經理劉超帶領團隊以“泰山尊客”便民店建設為載體,為“新燕超市”植入“桃文化+便民服務”雙基因:不僅增設代繳水電費、快遞代收、農具共享等10余項民生功能,更針對老年群體設置愛心座椅、急救醫藥箱,推出“送貨上門”溫情服務。這種“功能+情感”的雙重升級,讓小店從“賣貨場所”蛻變為村民依賴的“村口會客廳”。
這一轉變背后,是泰安煙草在全市推行的“15分鐘便民服務圈”建設工程,打造標準化便民終端,構建起“代繳代辦、物流中轉、農產代購”的基層服務網絡。當“新燕超市”從傳統雜貨鋪變身為集便民服務、數字營銷、助農樞紐于一體的鄉村綜合體,不僅是一家小店的轉型樣本,更是泰安煙草以“終端煥新工程”為抓手,構建“服務下沉、產業互聯、數字賦能”鄉村振興生態鏈的生動實踐。這種將零售終端與民生服務深度融合的模式,也是泰安煙草打通服務鄉村“最后一公里”的關鍵一招。
從“田間地頭”到“云端通途”:數字助農的價值鏈重構
在肥桃成熟季,超市老板劉新燕借助抖音號“桃鄉人家”,將20余萬斤肥桃通過“短視頻種草+直播帶貨+社群服務”的閉環模式銷往全國。
這種“數字助農”的創新實踐,源自泰安煙草搭建的“三位一體”數字化體系:組織“鄉村網紅”培訓學習,培育“桃鄉主播”;打造“泰客觀影”線上平臺,整合肥城桃、桃木工藝品等特色產品;建立“小店直播—平臺分單—產地直發”供應鏈,實現從“枝頭到舌尖”的全鏈路數字化。通過短視頻記錄肥桃從施肥到采摘的全過程,讓消費者見證“看得見的品質”。這種“數字賦能+品質溯源”的模式,為鄉村產業升級開辟了新路徑。
從“單點經營”到“共富矩陣”:生態體系的協同化構建
新燕超市的“鄉土優品專區”里,擺滿了周邊40余戶農戶的肥桃與桃木工藝品,直播間里劉新燕不僅賣自家桃子,更成為全村桃農的“代言人”。這種從“單打獨斗”到“抱團發展”的轉變,得益于泰安煙草提出的“終端生態共建”理念——引導優質終端升級為“助農樞紐”,通過“小店+農戶+市場”的聯結機制,破解散戶銷售渠道窄、溢價能力低的難題。
圖為志愿者幫助桃農采摘肥桃
在肥城,泰安煙草已培育多個“鄉村振興示范終端”,形成“一店帶一片”的輻射效應:有的終端聯合合作社開發桃膠、桃汁等深加工產品,有的化身“文旅咨詢站”為游客規劃采摘路線,還有的建立“農耕體驗基地”鏈接城市消費。去年,僅“新燕超市”就帶動周邊農戶增收超10萬元,“肥桃+桃木工藝品”禮盒也成為往來客商最喜愛的伴手禮。這種將終端嵌入鄉村產業生態的做法,讓零售小店成為激活鄉村經濟的“毛細血管”,構建起“服務村民、鏈接市場、賦能產業”的共富共同體。
泰安煙草以“小切口”融入“大戰略”的實踐,揭示了鄉村全面振興的底層邏輯:當一家小店能承載民生服務、鏈接數字經濟、帶動鄰里共富,它便成為激活鄉村活力的“金鑰匙”。在泰山腳下,服務的溫度正轉化為發展的厚度,一個個零售終端如星火燎原,構建起“政策落地有載體、產業升級有支撐、農民增收有渠道”的鄉村振興生態體系。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