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涼山州越西縣拉吉鄉談起“農技員”,大家都會說起一個人——省綜合幫扶隊隊員依達村農技員劉又銘,他與同是省綜合幫扶隊的雎斌負責起草規劃了拉吉鄉13個村的脫貧奔康產業園區方案,又是依達村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的技術指導,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他可是不二人選。可他出名的不是這個,是做表、核表、報表,大家習慣地稱呼他為“表哥”。
日常報表的“快槍手”。劉又銘來自自貢市貢井區成佳鎮人民政府,電腦非常熟練。在統計業內流傳著一句話:“統計工作是好人不愿干,孬人干不好。”畢竟,每天和數字打交道,十分枯燥乏味,沒有一定能力的人很難耐得住這種寂寞。而統計工作更重要的是要確保每一個上報數據的真實和準確,對數據質量要求極高。劉又銘負責依達村每日數據上報工作,他以實事求是的態度通過獲取、匯總、統計、對比、關聯分析信息,為鄉黨委決策層、村第一書記管理層提供決策支持。“工作量大、任務繁重、專業性強,再加上剛剛接手工作,很多指標我還只是了解一些沒有完全掌握。”回憶2018年6月剛從自貢過來,接觸新工作時面臨的困難,劉又銘說,“首要問題就是如何保證基礎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一度對于上報失誤的數據、統計口徑不一致的問題讓我感到很棘手。”為不遺漏一份報表,他需要不斷與第一書記、村兩委班子、村民小組長溝通,確保報表的完整性,為了把握準確的數據,他都與涉及報表的個人進行一一核實;對于口徑不一致的問題,積極上報領導,確定報表口徑,保證數據的一致和完整性。2年來,依達村沒有因為報表上報遲緩而被點名、通報。
扶貧政策的“內行手”。劉又銘在自貢市貢井區成佳鎮人民政府就是扶貧專干,從2015年以來的扶貧政策他都知曉、熟悉,人均純收入構成及計算方法、義務教育有保障標準及教育扶貧到戶政策、基本醫療有保障標準及健康扶貧到戶政策、住房安全有保障標準、農村安全飲水評價標準、生活用電達標標準、廣播電視達標標準等等,每個專項他倒背如流。來到越西縣拉吉鄉依達村后,走訪貧困戶他就一家一戶走,一家一戶嘮,了解真實情況,每次入戶貧困戶家中把扶貧政策及相關信息及時告知貧困戶,對他們的咨詢,做到有問必答、有惑必解,把每戶貧困戶的詳細信息記在筆記本上,更是把全村101戶建檔立卡戶的詳細信息記在了腦海中電腦上。他用腳步丈量著貧困村的每一片土地,用與百姓的閑聊掌握著每一戶的致貧原因,把村情民情爛熟于心,因戶制宜,精準施策。今年3月因受疫情影響實施產業到戶補短項目,他就一戶一戶的核實養殖什么?誰來養?怎么養?在哪養?他對貧困戶因勢利導,量“身”制定養殖計劃,做到揚長避短,101戶貧困戶、18戶邊緣易致貧困戶養殖的22匹馬、42頭母豬、186只羊、1頭牛就這樣精準到人到戶,一件件惠及貧困戶的政策在他的幫扶對象身上“軟著陸”,都滲透著他艱辛的付出和奉獻,他用自己的“辛苦指數”換取貧困戶的“幸福指數”。
系統維護的“高高手”。扶貧干部要操作運行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四川省脫貧攻堅大數據平臺等多個系統。在系統信息里每戶農戶有收入、健康、就學等基礎指標信息20多項,按規定每項指標都是落實精準幫扶的重要依據。由于經濟收入、人口增減、搬遷遷居、結婚生子、健康狀況變化等原因,系統信息需要常態化的動態調整。一到全省進行脫貧攻堅貧困對象數據清洗工作和錄入的時間,不分白天黑夜,不分上班下班、不分節日假期,他都被通知在指定的時間、地點、網咖統一錄入數據。吃飯在網咖解決,休息在工位打盹,數據在電話中核實,一次錄入數據清洗電話費都要打幾十元,但他從無怨言,因為他深知貧困對象數據清洗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工作稍微做得一點兒不到位,會引發一系列的社會矛盾,只有精準、精準再精準,不能有半點失誤,只能一絲不茍,實事求是,把最精準的信息錄入系統,固化到每一戶,把政策落地通過鍵盤敲打鼠標點擊到“最后一厘米”,確保對每一戶貧困家庭負責,讓政府的扶貧政策公平公正發揮作用,助力貧困戶加快脫貧步伐。為了將錯誤數據消除為零,他每一周一次都要對全村101戶貧困戶、18戶邊緣易致貧困戶數據進行核準,2年錄入各類業務數據9400多條,確保全村貧困對象動態管理工作檔案規范齊備、錄入準確可靠。他將原來十幾個表格優化整合到一起,化繁為簡,層次清晰,填寫方便,所有內容一目了然,便于動態管理,常態化的維護運行。
懷揣著對“三農”工作的滿腔熱愛,黨員劉又銘擔任了依達村農民夜校常年主講教師,他把“讓群眾靠科技致富”作為工作目標,把搜集的圖片進行圖文并茂的編輯,通過微信直播的方式發給很多年輕人,作為農技培訓的視頻資料。2年開課32節,受訓村民700多人次,課課評價優良,把農技知識、政策宣傳、養殖常識、防疫要領等等一一教授給貧困戶,成了他們有求必應的“知心人”,成了他們手握在一起、心貼在一起的“表哥”。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