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摘自《東方煙草報》 近年來,重慶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切實轉變發展方式,結合本地高海拔煙區生態優勢,充分利用基本煙田、育苗大棚,大力探索煙菜套種。2015年,全市共有1.05萬畝煙田、78個育苗大棚開展煙菜套種。僅此一項,直接為煙農創收2832萬元,畝均增收1000元以上。
依托“三個優勢”,找準細分市場。
重慶市局(公司)經過充分論證,明確依托“三個優勢”,將煙菜套種作為輔業增收的主攻方向。
依托煙草設施的優勢。2005年以來,全市累計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60億元,覆蓋基本煙田100余萬畝,修建育苗大棚504座,建設密集烤房4.1萬座,配套煙用農機4974臺,為發展煙菜套種提供了設施保障。
依托組織主體的優勢。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煙農專業合作社31家,社員戶數達18682戶。合作社在煙菜套種中充分發揮組織主體的職能,實現統一計劃安排、統一生產組織、統一技術管理、統一產銷對接“四統一”,有效降低了煙菜種植的勞動強度和技術難度。
依托市場需求的優勢。重慶人口超過3000萬,人口密度大、消費體量大,開展煙菜套種,具備良好的市場需求基礎。
破解“三個難題”,強化技術指導。
重慶市局(公司)與重慶市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深度合作,加強科研協同攻關,共同開展“重慶煙葉基地單元輔助產業綜合開發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研究。
解決品種篩選難題。全市共篩選包括大白菜、食用菌等在內的15個類別20個品種,成功篩選出金剛721、津研35、蜜寶1號等適應當地氣候條件、經濟附加值較高的品種。
解決配套技術難題。根據海拔高度、煙葉種植類型、蔬菜品種,探索相對應的配套栽培技術,準確測試煙菜套種對地力、來年病蟲害發生、煙葉產值的影響。以煙田煙菜套種為例,探索出高海拔煙區“煙葉+大白菜”“煙葉+白玉春蘿卜”“煙葉+三葉青菜”三種模式,低海拔煙區“煙葉+早秋甘藍”“煙葉+榨菜”兩種模式。
解決技術隊伍難題。市農科院技術團隊定期深入煙田進行培訓指導,全年共培訓技術員、種植農戶200余人次。部分技術員不僅成為烤煙技術指導上的能手,而且成為蔬菜種植方面的專家。
拓寬“四條渠道”,暢通產品銷售。
重慶市局(公司)積極整合渠道資源,構建四條銷售渠道,打開銷售門路。
龍頭企業訂單采購。以萬州輝永合作社為例,由萬州區農委、萬州區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統一協調,合作社充分發揮組織職能,核心展示區1050畝蔬菜全部由歇鳳泡菜廠統一按最低保護價1元/斤進行收購。
合作社門店直銷。以彭水喜潤合作社為例,合作社在縣城直接開設蔬菜銷售門店,統一規格、包裝、注冊品牌進行直銷,并在彭水農產品展銷會上開設專用展臺進行宣傳銷售。
零售終端代銷。部分合作社生產的產品,通過“三誠”渝煙連鎖店、卷煙零售客戶進行代售。
農超對接。合作社生產的產品直接通過企業食堂、學校食堂、本地超市等進行銷售,建立長期穩定銷售渠道,增強合作社造血功能。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