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洋山人是清初著名詩人,此書中的詩歌評論,曾被周作人贊為“有可取處”。不過,我所取的卻是另一方面內容。因拿到這本上海古籍出版社“明清筆記叢書”的舊版后,看點校說明才知道,原來王士禛是《群芳譜》作者王象晉的孫子,這就比他文壇領袖的身份更讓我感興趣了。
明人王象晉所撰《群芳譜》,被稱為“匯集十六世紀以前的古代農學的大成”,同時對觀賞植物的資料積累也有重要價值,他在親身辟園種植的經驗基礎上參考前人著作,考證論述,輯錄詩詞典故,內容豐富,敘述明了,文字亦佳,是我喜愛的花木名著?!断阕婀P記》有此淵源,遂多添一層意味。
王士禛此書的名字就出自乃祖,自序云:“偶有見聞,筆之簡策。適所居邸西軒有蘭數本,花時香甚幽淡,昔人謂蘭曰香祖,因以名之。”“昔人”之語,即《群芳譜》所記“江南以蘭為香祖”。而全書差不多結束時,也有一則提到乃祖:“康熙乙酉,命詞臣廣續《群芳譜》?!度悍甲V》者,先王父贈尚書方伯府君(指王象晉)萬歷末被亓韓之黨齮龁(忌恨傾軋),歸田林下十年所著書也(按王象晉《群芳譜》自敘談他優游于花木中,‘一切升沉寵辱,直付之花開花落’)。異代乃為九重(皇帝)所賞,亦家世盛事,不可不紀?!彼觥霸~臣廣續《群芳譜》”,乃汪灝等編《廣群芳譜》,借助清宮豐富藏書在《群芳譜》基礎上大量擴充而成,是將歷代典籍文獻的草木資料作大規模匯輯的巨著。
可惜《廣群芳譜》王士禛沒有與事出力。不過,這本《香祖筆記》在典制人事、詩文議論、勝跡名物等內容外有不少植物條目,仍可見其家風相傳。
如記茉莉、梔子、佛桑、榕樹等南方花木在北京的栽種,其中“榕在閩廣,其大有蔭一畝者,今乃小株,僅供盆盅之玩”。榕樹未見于《群芳譜》,這反映出清初南花北移和盆景技術的情況。另記嶺南的無核荔枝、鐵樹等奇特果木——王士禛在京、粵都曾任職。
對于植物中的特殊種類,煙草,書中記:“今世(按王主要生活在順治、康熙年間)公卿士大夫下逮輿隸婦女,無不嗜煙草者,田家種之連畛,頗獲厚利。考之《本草》《爾雅》,皆不載。姚旅《露書》云:呂宋國有草名淡巴菰,一名曰金絲醺(薰)。煙氣從管中入喉,能令人醉,亦辟瘴氣。搗汁可毒頭虱。初漳州人自海外來,莆田亦種之,反多于呂宋。今處處有之,不獨閩矣。”另一處還記“近京師又有(以淡巴菰)制為鼻煙者”。一般認為,香煙約于明朝末年從呂宋(菲律賓一帶)傳入中國,在王士禎之前已有不少記載,如該條后半部分就基本來自明人《露書》,但其前半部分說明了當時吸煙風氣的普遍和大規模生產經營的情況,故也是中國煙草史上較重要的資料;有人還稱,初期煙草的音譯寫法不一,自《香祖筆記》之后,就幾乎都寫成“淡巴菰”了。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