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七七”事變日寇侵占中國以后,對外擴張的野心膨脹,并于翌年11月提出要建立日本與東亞和東南亞以“共存共榮的新秩序”為建設目標的大東亞共榮圈的設想,目的是稱霸整個亞洲。此間,日本軍管理頤中煙草公司生產了“共榮”牌卷煙,以宣傳配合這個夢想。
日寇占領天津后,天津民族煙草業比較小,受到強烈的打擊。而較大卷煙企業都在外國人手中掌控。其中有日本人開辦的東亞煙草公司、英美人開辦的頤中煙草公司以及希臘人開辦的正昌煙草公司,其中頤中煙草公司規模最大,大約控制天津卷煙業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卷煙產量。日本對煙草業的壟斷是逐漸的,為了達到控制的目的,日本侵略者對卷煙生產銷售實行配給組合,即將所有卷煙廠納入組合,實行卷煙配給、價格統制,進而壟斷市場。在日寇統治政策的影響下,許多民族卷煙企業紛紛倒閉。希臘人開辦的正昌煙草公司經營了四十多年,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困難,被迫轉讓給天津東亞煙草工廠。由于,頤中煙草公司勢力大,難以兼并,如鯁在喉。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宣布對英美開戰。在太平洋戰爭爆發的同時,在中國各地的日本派遣軍司令部接管了各地的頤中煙草公司、頤中運銷股份有限公司、首善印刷公司及其他英美煙草托拉斯組織的機構。不久,頤中煙草公司在天津、青島兩家分公司合并為日本軍管理頤中煙草公司。該公司自1941年至1945年四年間,曾三次變更組織體制。
第一期1941年12月8日至1942年1月16日,由日本華北派遣軍和日本大使館下設華北聯絡處直接管轄。
第二期1942年1月17日至1942年10月22日,由日本華北派遣軍和日本大使館下設華北聯絡處咨詢委員會在北京設立最高顧問,下設天津顧問和青島顧問。
第三期1942年10月23日至1945年9月30日,由日本派遣軍司令部和北京日本大使館在北京設立總部(1945年8月1日遷到天津)。
在天津頤中煙草公司軍管期間,華人職員、工人均留原單位供職,而英美籍職員于1942年送往山東濰縣集中營。可是中國職工卻受到亡國奴式的壓迫和欺辱。當時日寇的清規戒律很多,日寇天津防衛司令部特務、憲兵隊河東隊翻譯兼特務主任及頤中公司警備系長箕島肇,對工人十分酷虐,在廠內曾有多人被其折磨致死;被其遣送去日本的勞工數十人,其中生還回國的僅數人。
在這一時期內,國內產煙區受戰爭破壞,美國煙不復進口,卷煙產量萎縮,1945年日本軍管理頤中公司只生產15萬箱煙。日本軍使卷煙生產為其侵略中國服務,在天津制造了大量軍用“共榮牌”、“旭光牌”香煙,印刷廠也為偽聯合準備銀行印制鈔票。
“共榮牌”煙標有兩款,一款為20支橫標,煙標圖案為紅綠色塊上,點綴著櫻花及花瓣。另一款為10支豎標,煙標底色為青蓮紫,主標圖案為東亞、東南亞的地圖,上書“共榮香煙”。從煙標上體現了日本軍國主義侵略野心,同時也是日本法西斯歷史罪證。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后,上海頤中煙草總公司代表隨同美國海軍陸戰隊進駐天津,收回了天津頤中煙草公司。同時結束了“共榮”的生產,使日本軍國主義的夢想成為泡影。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