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煙壺是中西文化合璧的產物,明末清初鼻煙由歐洲傳入中國,康熙朝發明了由瓶形的瓷和料所作的小壺來裝鼻煙,具有方便騎馬攜帶、使用又防潮等優點。清宮廷造辦處到乾隆時已能制作出數十種色彩絢麗的玻璃料煙壺,達到了歷史高峰。
清代嘉慶年間一位叫甘桓的人首創了內畫技藝,此類技藝到清末發展到頂峰并涌現了一批內畫名家。當時的內畫名家馬少宣尤擅人物肖像和書法,曾為孫中山、李鴻章、伊麗莎白女皇等畫過內畫肖像煙壺。圖中所示為一只民國八年(1919年)馬少宣制作的“靳云鵬就職陸軍總長紀念”肖像內畫煙壺。水晶壺體高7厘米,寬6厘米。靳云鵬身著天藍色將軍呢的元帥服,戴金色沖天冠、綬帶袖標,佩勛章寶刀,色彩艷麗。煙壺另一面為兩面交叉的五色共和旗與紅地白日星旗,旗下一飄帶上墨書“中華民國軍政府”。下面的雙圈內有“一切為了民眾,一切為了共和”字樣。底部橫書“民國八年”。
這是一件珍貴的文物煙壺,繪畫筆法精湛,形神兼備,中西結合,書法嫻熟精美,是馬少宣風格作品的典型代表。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