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煙壺是明代后期由歐洲商人和傳教士傳入中國,但做為貯鼻煙的容器---鼻煙壺的制作,卻是沿用中國歷史上制造小藥瓶的傳統工藝。如圖所示宋代磁州窯小藥瓶實物為據,可以將中國瓷質鼻煙壺的歷史追溯到宋代。
從宋代磁州窯白地黑花小藥瓶的實物證據,可以窺見它的基本特征:
1、該瓶為灰白胎,小巧規整,其制法:即小瓶成形后先施一層白色化妝土,在扁腹兩面繪以褐色花卉圖案,畫風簡練,流暢自然。然后再罩以玻璃質透明釉,這種工藝具有典型的宋代磁州窯的時代風格。
2、造型為小口,大腹、扁體。這樣便于使用,多蓄和攜帶。這一鮮明的造型,正是歷代無論選用諸如:寶石、玉石、晶石、瑪瑙、琺瑯、燒瓷、料、竹木雕刻、象牙雕刻、銀、雕漆等材料制作的鼻煙壺的主體特征。
3、在小藥瓶扁體腹部上白地繪褐花。用筆線條流暢,規整而活潑,十分精致典雅,這也是歷代鼻煙壺上常用的圖案紋飾工藝。
即有實用性,又有觀賞性,實屬各類鼻煙壺所追求的共同特性。
由此可以看出,中國鼻煙壺的制作,歷史悠久。無論造型,圖案紋飾,在宋代已達到十分精美的境界。雖然嗜用鼻煙的習慣已經絕跡,但鼻煙壺的制作工藝代代相傳。鼻煙壺也由小藥瓶,貯鼻煙的鼻煙壺,發展到現代的鼻煙壺工藝品,如圖所示的帶有天然玉兔圖飾的瑪瑙鼻煙壺。鼻煙壺在歷代御用和民間藝術家手中煥發異彩,壺里乾坤京藝絕,它已經成為中國文化藝術寶庫的一顆璀璨的明星,為不少名家珍視和收藏。
尤其對歷代鼻煙壺的系列收藏,更成為一種新時尚,也進一步展現了中華文化藝術苑中的靚影。為能得到一件理想的藏品,曾使不少癡迷者,如獲至寶而興奮不已,可見小小的鼻煙壺,充滿了藝術魅力。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