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雕花內撒金粉鑲嵌圖
?
制作一個小煙斗要耗費大心血圖
書房一角堆滿了各種制作煙斗的木材圖
?
鑲嵌打磨完成的煙斗渾然天成圖
?
一個小小的廁所被改造成工作間
盛夏六月,王安剛風塵仆仆從家鄉南漳小山村回到武漢,在他鼓鼓的帆布包里裝滿了制作煙斗所需的各種木材。回一趟家鄉帶點木頭已經成為王安剛的一大嗜好,不論去到哪里尋找做煙斗的木料總是他的第一行動要務。
這位2009年退休的同志,做煙斗已超過5年。說到當初的動機,王安剛總結為:動手能力強,強烈熱愛雕刻藝術。這兩點從煙斗創作過程中都完美地體現了出來。為了方便創作,他把家里的書房用來作為雕刻室和木材堆放室,衛生間則徹底改造成了一個小型機床廠,里頭擺放著他從二手市場淘來的舊機床和一些舊工具,稍加改造就轉變成了銅煙嘴的打磨鉆孔機。
材料和設備都到位后接下來就是創作了,一塊上好的木材在開始加工前需要花他幾周甚至數月時間來“把玩”,王安剛稱這個過程為“讀木”,讀懂木材的內在和外形后才可進行創作。一件作品從材料選用到構思、設計、雕刻、打磨、上漆是要花很大精力的,純手工制作,一只煙斗要用一個多月的時間才能完成。
王安剛的煙斗外形,依據每塊根料的尺寸大小、紋理走向、色澤深淺來構思設計。適當取舍,分寸把握,數年來他制作的煙斗沒有重樣作品。最后那些黃楊木、花梨木、紫檀木在他的精致雕琢下變成煙斗藝術作品。
王安剛的煙斗得到了許多人的喜愛,其中不乏想重金購買者。遇見特別喜愛甚至不愿放下的朋友,他也只收取木材的成本費用或免費贈之。因其手工了得,本人又姓王,一時間“煙斗大王”的美譽在朋友間流傳開來。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