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姐的孩子在讀中學時和我的關系非常好,我總喜歡傾聽他所講述的故事以及他的觀點,有不同看法時也是相互交流,因為我把他當成朋友,而非是晚輩。有一次,姐的孩子很認真地和我說:老舅,我就喜歡你這樣的家長,能夠彼此尊重,而不是擺家長的架子,不像我老爸,本來不清楚的事情,也要裝作了解,并總是按照他的意愿告訴我應該怎樣。
像姐夫那樣的家長不在少數,畢竟比孩子長了二、三十年,又有較為豐富的閱歷,自認為可以做孩子的導師,但卻從未想過時代不同、環境不同及思想不同所帶來的認知上的差異。于是,我們經常會在電視上看到許多家長不讓做,孩子卻偏要去做的事例。因為沒有像朋友一樣的坦誠溝通,執拗的孩子處于逆反心理,常常更愿意做那些違背父母意愿的事情。
在一檔節目中,一個十五六歲的孩子在楊鈺瑩的輔導下,動情地唱了一首《真我的風采》,博得全場喝彩。這個孩子說:這是他父親最愛聽的歌,他要把這首歌獻給他的父親,同時也要像他的父親證明,自己是有能力堅持做一件事情,也有能力把一件事情做好。這個孩子的父親平時在孩子面前總是板著一副面孔,在孩子喜歡唱歌這一問題上也是極力反對,不認為孩子在唱歌上會有什么出息,是瞎耽誤功夫。
孩子哭著說:雖然害怕父親,但自己就是喜歡。父親不讓唱,自己就到外面偷著唱。在我看來,這就是缺少溝通的結果,不能把孩子當朋友看待,孩子有什么心里話也絕不會和你說,當這種沉積在內心的壓抑情緒累積到一個極限,終會有一個爆發點,若是像這個孩子朝著積極的方向還好,若是朝著消極的方向,那結果會很糟糕。當主持人將這個孩子的父親請到臺上來的時候,孩子的父親哭了,同時也像朋友一樣緊緊地與孩子相擁。孩子的父親承認過去沒有與孩子進行過很好的交流,以后會像朋友一樣尊重孩子的意愿。
看完這個橋段后,我問女兒聽過《真我的風采》這首歌嗎?女兒說沒聽過。我告訴女兒,自己也很喜歡這首歌,因為這首歌唱出了心中那份執著和自信。我和女兒交流那個時代的一些歌曲,女兒說喜歡聽某某的歌,我告訴女兒陳百強和徐小鳳的歌也很好聽,比如:陳百強的《一生何求》、《念親恩》、《今宵多珍重》,徐小鳳的《南屏晚鐘》、《明月千里寄相思》、《別亦難》,因為陳百強和徐小鳳唱這些歌曲時,既不像當時的很多歌者追求視覺上的沖擊,也不像現在的一些歌者一味的炫耀技法,而是純粹的情感抒發。我從手機上找到這些歌曲與女兒靜靜的聽,女兒也喜歡上了這些歌曲。如果我說某某的歌有什么好聽的,陳百強和徐小鳳的歌才叫好聽,女兒恐怕連聽都不會聽吧。
與孩子做朋友是一種尊重,也是一種交流方式,彼此間可以坦誠相待、直抒胸臆。那么與他人相處呢?是不是少一些固執和冷淡,多一些尊重與傾聽也會更好呢?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