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踏冰而來的2001年注定是不平凡的……
2001年第一季度,全國卷煙質量統檢中,全包“(軟紅)人民大會堂”牌卷煙榮獲感觀評吸第一名。
技術革新就是生產力。作為營口卷煙廠生產加工配套輔料產品的營口泰維包裝有限責任公司,應勢而進,刻不容緩……
一、最“心虛”的承諾
多年前的某一天,營口卷煙廠的一間會議室里,一位廠領導滿懷質疑地問道:“以泰維現在的技術能力,你們能研制出印刷水松紙嗎?要是能的話,才有加工配套輔料的資格。否則……”時任車間主任張眾自信地說:“沒問題,給我們一個月的時間。”很久以后,張眾告訴大伙兒,那是他最心虛的一次承諾,有立軍令狀的感覺。因為當時心里沒有底氣,對水松紙印刷技術的掌握完全是一片空白,只是在“拼了”的想法驅動下,做出了最直覺的許諾。但正是這樣無畏的決心和信心,當時水松紙車間的十余人齊心找資源、想辦法,不分晝夜的試機、總結,終獲成功。從而擁有了為“人民大會堂”品牌生產配套輔料的資格。一次最“心虛”的承諾,促發了泰維質變的跨越,水松紙的年產量由十年前不足100噸增加到現在的年產700余噸,產值由十年前300萬元猛增到現在的5000多萬元。
二、和智圖謀 雖戰猶酣
在泰維人的創業歷程中,體會最深的應該是這樣四個字“艱苦奮斗”。
誰說不是呢?2001年的“人民大會堂”需要的正是這種精神,勤懇、踏實,在艱苦奮斗中和智圖謀,奮力航行。
是年,營口泰維的研發人員就“(硬紅)大會堂”的內襯紙使用方案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討。一位資深人員從樹立該品牌形象和特色的角度提出,可否采用“紅河88”卷煙使用的內襯紙——背印鋁箔襯紙。經過一番熱烈討論,初步敲定背印要有“往事如煙 回味無限”的廣告語, 有珠光防偽印刷。當時,營口泰維僅有低檔的鋁箔復合機,而背印襯紙的工藝還是較為復雜的。根據平時積累的工作經驗,心思縝密的研發人員與把水松紙印刷技術與鋁箔復合技術結合起來,利用工序互套,在工藝上進行調整,引進珠光墨,在沒有引進成套專用設備的基礎上,實現了新產品的研發。
老機器,新產品,高質量。泰維人熱血沸騰,雖戰猶酣……
三、同心共鑄 勢也磅礴
2001年,泰維人開始研發“全包(軟紅)人民大會堂”配套內襯紙。高端產品自然要有高端的氣場,駕馭未來的從容不迫。這給研發人員拋出了一個帶刺的繡球。全包“(軟紅)人民大會堂”內襯紙不但要有大會堂系列產品的共性,更要有新特色,讓消費者在得到物質需求滿足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文化品位和精神享受,給消費者不一樣的、別具一格的感覺。
經過無數次的設計與修改,檢測與化驗,在符合食品衛生安全要求的前提下,為提高內襯紙的檔次,研發人員在設計上增加了防偽(鐳射)效果,在工藝技術方面,利用原有設備,進行復合——剝離——印刷三道工序的操作。但同時,對鐳射膜的供給也提出了新的課題:鐳射圖案要清晰,要實現無縫模壓。同樣,我們以“不怕遠征難”的堅韌,在確立了要實現的目標之后,一方面去與原材料供應商溝通鐳射膜具體要求事宜,另一方面要求機長要高度重視維護調試好待用設備,質檢科也在技術質量把關上做了充分的準備。經過近一個月的打樣試驗,鐳射膜終于達到了要求的無縫模壓技術水平,復合用的膠水也在多次調整后找到了適宜的粘度,燙金機剝離的張力與速度也調到了最佳。調墨、上機、覆膜、剝離、印刷、分切、打箱,36小時的不眠不休后,時任車間主任張眾終于拖著滿身疲憊但卻烔然有神地開了口:“贏了!”
簡短兩個字,卻警醒著所有的泰維人:時勢須同心,同心必同力。這樣的煙草人,注定了“人民大會堂”品牌會成為時代舞臺的真正主角,自信、樂觀、進取、睿智!
相約長風沖巨浪。泰維人勇立潮頭,以“鐵勺、破鍋”設備打造出之“信”,以眾人劃漿開大船之“搏”,在“人民大會堂”品牌成長的旁白上演繹出又一段動人的故事……
(紅遼公司)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