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老煙斗:這幾天,我出門都要戴上口罩,但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還是一直的咳嗽。連咱們這里都這么嚴重的霧霾,不可思議啊!
小煙卷兒:是唄,曾幾何時,我們還在以旁觀者身份聊著首都的“云霧”生活,現在,我們已經無力面對了。
老煙斗:新華網上說,進入供暖季一周后,沈陽市迎來持續的空氣嚴重污染。8日,沈陽市全市PM2.5均值一度達到1155微克/每立方米,局地一度突破1400微克/每立方米。然而,一級預警發布數小時后,建筑工地卻頂著停工禁令繼續施工、環保局官網癱瘓近2小時、環保局工作人員對啟動一級響應竟不知情……
小煙卷兒:預警也好,預案也罷,顯然這個“預”字很重要。如果嚴重污染業已形成,相關“預案”還束之高閣,至多象征性地公布了事,甚至連重要職能部門都不知情……那么,且不說這個“預”名不副實,即便是事態已然嚴重之后的應急響應,也只會是一句空話。
老煙斗:當然,如今空話、假話、大話,在一些地方和部門早已不是新聞。但是空到這樣的程度,恐怕會讓沈陽上空這幾天空前威武的霧霾君都自愧不如。沈陽市這次重度霧霾天氣,本算不上突如其來。可當地相關部門用失敗的“應考”表現,彰顯了應對的無方:從預警信息發出,到應急預案落地,都顯得那么漫不經心。試問,若有關部門面對這樣已然是災害的極端天氣無所作為,對市民的健康和生活工作環境無動于衷,那“看得見”的治霾決心與對民生關切又在哪?在這種情況下,是不是可以套用一下古人說法,懶政猛于霾?
小煙卷兒:有人打趣地說唯有刮風下雨是“治霾神器”,如果老天爺不給面子,甭管你是什么長官,都只能干瞪眼。這話有無奈調侃的成分,折射出自詡強大的人類,在大自然面前受懲時的渺小。但從另一個角度,地方管理者在防霾治霾,尤其是應急處置上就真的難有作為嗎?最基本的,重度霧霾時污染企業理當關停,工地必須覆蓋裸土并停止作業,城市機動車輛當實施限行。此外,學校是否可以臨時停課,以實際舉措建議人們減少出行……不可回避的是,重污染天氣會對社會生產生活帶來影響與損失。
老煙斗:這是個大環境的問題,回到我們煙草行業,應急響應機制的真正用起來是關鍵,我們在進行安全生產標準化時,也特別有一些規定,在大霧天氣要啟動應急響應。我不知道,這幾天夠不夠啟動應急機制的標準,但我想,還是要提醒下基層的工作的人員,一定要注意安全,并提供相應的口罩等工具,體現了我們對職工的關心,也是對職工權益的保障。
小煙卷兒:是啊,現在的霧霾這么嚴重,能見度低不說,在室外工作就很困難,要是咱們能認真啟動了響應機制,就會有效防止工作人員的健康受到損害。
老煙斗:又到了年末,到了官員“趕考”的時候了,荊楚網上說,11月11日,由武漢市治庸問責辦主辦、武漢廣播電視臺承辦的2015年電視問政“期末考”已經啟動,正在征集問政線索,誠邀市民踴躍參與,提供“考題”。今年是武漢電視問政舉辦的第五年,從2011年武漢市掀起治庸問責風暴至今,共舉辦40場電視問政,聚焦承諾整改突出問題50個。近100位承諾單位黨政一把手走進演播室接受問政。曝光具體問題552個,問責干部760人。查處率100%,回復率100%,解決率90%以上。建章立制60多項。
小煙卷兒:電視問政,是對黨風、行風的一次洗禮,更是對“一把手”及問責人的一次公開“考試”。是對官員“責任問題”的直接拷問,“在其位、謀其政,司其職、負其責”這不僅是人民對為官者提出的要求,更是黨員干部最起碼的官德要求。是對市民知情權、話語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的尊重,彰顯了民主執政的核心與根本。
老煙斗:電視問政無非是在作秀,這透視出了民眾擔心電視問政只是在“走過場”,沒有形成績效考核機制及監督機制的電視問政,領導干部答應的“高度重視”、“明天就辦”會不會成為緩兵之計,成了“空頭支票”。曾有報道稱,“認錯,改進,明天去看看”成為問政官員回答問題的套路。“電視問政”是取信于民,如果只是面上的活動轟轟烈烈,又以所謂的“標準回復”來許諾,那跟“光打雷不下雨”又有什么不同,群眾的期待的是“下雨”,是真正的解決問題。
小煙卷兒:電視問政的目的不是要將“一把手”或相關負責人真正倒逼得臉紅、冒汗,而是要真正弄清楚在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道路上,為何不能暢通,怎樣才能暢通。不可否認,電視鏡頭下的逼問,也會解決一兩件問題。但缺乏問責機制的電視問政,難免有“一答了之”的弊端。必須通過制度設計,將問政與問責緊密結合,問政要動真格,問責要追究到底,問政現場找準的問題要切實的解決,使問題不流于形式,讓責任部門在臺上承諾的“馬上就辦”真正落到實處,這樣才能打造政府的公信力。
老煙斗:我們行業不需要進行電視問政,但都在進行每年的述職述廉,如果能把征求意見的渠道放寬些,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然后再把相關工作業績綜合考核一下,一定會有些不稱職的,對于不稱職的,就要真正進行處罰。而方式無非是兩種,違法的上交相關國家部門處理,工作上不稱職的,就降級。只有這樣,才能讓干部的管理越來越“高大上”,領導干部的管理水平也會越來越高,更符合國家局“能上能下”的要求。
小煙卷兒:也是11月11日,廣大網民啊,又躁動了。沒有懸念。雙十一刷新了去年的銷售紀錄。但包括經濟學界在內的人們所沒料到的是,所有的紀錄刷得那么狠。天貓只用了半天時間就刷新了去年雙11全天的銷售總量。
老煙斗:電商銷售捷報中,頻率出現最多的一個詞是“中國速度”。這個速度,當然不是指搶單的速度,而是中國消費能力的增長速度。2009年還是小眾獨樂樂的光棍節,今天已經成為全世界的電子商務盛宴。這7年,正是中國中產階級規模呈幾何式增長的7年。今年的雙十一,有西方媒體如此描述,“1億人在中國的光棍節盡情揮霍”。而這個數字,對于經濟快速增長的中國來說,將無疑又是一個起點,而不會是終點。誠如馬云在雙十一啟動儀式上所說的那樣,未來10年,中國將產生5億中產階級。要想滿足這些內需,需要互聯網下的全球化。如果能找到釋放內需的方法,力量是巨大的。
小煙卷兒:雙十一是中國中產階級消費能力的狂歡日,也是消費欲望的井噴日。雙十一正是因為拉動的是內需與外需的兩個輪子,使得生產、營銷與消費,呈現出一拍即合的地球村效應。在這個“村民”狂歡的日子,眾多國際名牌以向消費者示好的方式,低下了不可一世的高傲頭顱??梢哉f,除了慣以高價消費而在社會群體中體現區別于普通人群的所謂貴族心底會有一些失落;除了傳統營銷環節因改變了坐南朝北的利潤優勢而在互聯網銷售平臺面前隱隱感覺陣痛,雙十一帶給世界的不只是消費者的狂歡,也不只是生產制造與消費者之間的雙贏,更是整個經濟環節的集體共贏。
老煙斗:我們也該坐下來反思一下,對于這樣一個發展迅猛的電子時代,我們如何去適應呢?
小煙卷兒:我們適應,如何適應?卷煙是特殊的商品,真是好難!
老煙斗:但是,我們不能回避的是互聯網+時代,很多方面我們不僅要創新,更要適應,如果能把這個網絡時代利用起來,我相信空間會很大。當然,我們兩個人對這方面也不懂,但行業各級領導應該有這個能力和水平,去謀劃未來。
小煙卷兒:剛才說到雙十一的火爆,接下來,又要火爆的是快遞行業。東方早報上說,“快遞員怎么能這樣扔快件,東西都摔壞了?!本W友林先生@福州日報官方微博,稱他早晨在道山路一家快遞點附近看到,快遞員站在距離大門一兩米的地方將快件往快遞點內拋扔。
老煙斗:可以說,所有省份,所有快遞,都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