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云: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說明凡事均需依規章制度來辦,不能為所欲為。國家通過法律條文約束公民行為,保障公民權益。同樣,企業也需要通過建章立制規范內部管理,提升管理效益。
行業早期提出的“五項基礎”就把有效的規章制度作為首要任務。當前公司在全系統開展“正風肅紀大討論”活動,其根本抓手也是靠加強規矩意識來約束干部職工的思想和行為。可見,制度作為全員共同遵守的準則是指導企業開展管理活動的最基本“武器”,是提升內部管理成效的重要保障。
就企業制度建設而言,從制度的制訂到執行往往會掉進一種“怪圈”,即為了支撐某個管理活動而訂制度,或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制訂的制度被自動“隱藏”,又或是在執行過程中被人為變通等,導致制度不能有效指導企業管理活動,反而成為一種“高調”的擺設,形成“人人喊制度滿天飛,人人不按制度辦事”的怪象。如何讓制度高效發揮作用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三方面著手。
讓制度“活”起來。制度是企業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下根據現實需要制訂出來的標準文件,具有特定時期和范圍內的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首先需要職能部門根據職責調整、環境變化、技術改進等及時梳理缺失或不適宜項,扎實做好制度的“廢、立、改”;同時深入基層多觀察、多調研,確保所建立的制度合法合規,貼合企業實際需要。其次立足行業當前提出的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目標,需要從技術研發、物資采購、市場營銷等關鍵領域和環節,建立貼近消費者的研發和服務標準體系,提高標準的含金量和指導力,保障企業生產經營有序運行。
讓制度“動”起來。“動”起來是“活”起來的延伸,只有“動”起來才能讓制度“活力四射”,保證其發揮本職作用。首先做好宣貫。必須將宣貫作為制度有效執行的關鍵環節,遵循“誰制定、誰宣貫”的原則,利用多形式、多途徑持續開展宣貫,營造全員知制度、懂制度、用制度的氛圍,增進全員對制度的認同感和參與度。其次強化執行。制度的管理部門、歸口部門和執行部門需分層級定期對制度的執行情況開展專項檢查和全面自查,夯實關鍵流程和環節的實時監督,持續增強用制度管人管事的規矩意識和能力,確保制度的執行效果。
讓制度“硬”起來。制度一旦形成,在其適用范圍內便具有強制約束力,執行時一定要保證其嚴肅性和權威性。首先健全制度執行保障機制,嚴肅懲處違反制度的行為,使制度成為全員自覺遵守的行為規范,嚴格按照制度履職盡責,并善于在制度的軌道上推進各項工作。其次健全制度執行問責機制,避免用偏人性化管理思想,堅決杜絕因互相“說情”導致制度考核“軟化”,公平公正推進制度的執行和考核,切實增強企業規范經營的能力。
明代著名改革家張居正提出“天下之事,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結合“正風肅紀大討論”活動,用制度匡正干部職工作風具有現實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因此,切實讓制度回歸“本位”,著力發揮其對企業管理活動的“指揮家”作用,進一步激發制度效用,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筑牢基礎保障。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