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引:基礎管理是企業管理的基石,是企業發展的動力源泉,管理狀況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企業生產經營工作的推進和各項目標任務的完成。當前階段,煙草行業面臨的發展形勢日益復雜,如何思考、謀劃、實踐好“三大課題”,保持持續健康發展,迫切需要基礎管理的強大支撐。本人結合湖北十堰房縣局實際,深入分析在基礎管理方面存在文言的問題,從專銷互通、網點布局、線路優化、客戶服務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改進措施,著力打牢管理基礎,努力為“卷煙上水平”提供重要保障。
國家局提出,“卷煙上水平”是行業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主要工作任務。湖北省局(公司)強調,要繼續堅持“三服務三提升”中心任務不動搖,繼續堅持推動基礎管理全面進入“深水區”不動搖,為“十二五”末全省系統綜合實力進入全國第一方陣打下堅實基礎。十堰市局(公司)把今年定為“基層管理年”,突出解決制約基層縣級局(營銷部)健康發展的瓶頸問題。縣級局(營銷部)是煙草專賣的行政執法主體,是卷煙銷售的主力軍,全面推進基礎管理進入“深水區”工作,不斷強化縣級局(營銷部)基層管理基礎,充分發揮其職能作用,是我們應該積極探討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湖北房縣局(營銷部)基本情況
房縣位于十堰市南部,東接保康、谷城縣,南臨神農架林區,西與竹山縣毗鄰,東北交丹江口市。山大人稀,地域寬廣,管轄20個鄉鎮(廠),總面積達51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47.3萬人。
房縣局(營銷部)所管轄的區域除房縣行政區域外,還涵蓋了十堰市大川鎮唐家河區域,共有2046名卷煙零售戶。縣局(營銷部)下設城關、化龍、青峰和大木4個基層管理所(市場部),共有13名市管員和13名客戶經理,人均服務157個卷煙零售戶。
二、基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圍繞湖北省局(公司)、十堰市局(公司)關于基礎管理工作的有關要求,房縣局(營銷部)不斷進行探索創新,較好推動了市場監管、專賣打假、卷煙銷售等工作的開展。但同時,在基礎管理工作中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現行工作模式尚需改進。現行的市管員與客戶經理一對一配比的工作模式,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還存在一定不足。一方面,存在人員重復勞動、人力資源浪費的現象;另一方面由于人均服務客戶數量多,服務面積過大,導致市場監管巡查和客戶服務走訪流于形式,有關工作要求難以完全落實到位,客戶服務質量不高,市場監管效果不好。
(二)專賣管理人員力量較為薄弱。房縣局現有稽查隊1個,稽查員5名,實際投入稽查工作的為4人(其中縣行政服務中心占用1人),承擔著全縣80%的案件稽查和涉煙網絡案件偵破的工作任務。由于人手嚴重不足,稽查隊不能有效開展案件稽查工作,也無法滿足全縣20個鄉鎮、2046個卷煙經營戶、5100平方公里版圖面積的市場稽查工作需要。同時,全縣4個基層管理所(市場部)共有市管人員13名,客戶經理13名,兩人一條線路,各負其責,人均監管和服務面積分別為392平方公里、157個卷煙零售戶,人員力量嚴重不足,無法對轄區市場進行有效監管和服務。
(三)基層激勵考核機制有待完善。目前,基層管理所(市場部)之間的有效競爭機制還未完全建立,對基層人員的考核效果并未全部顯現,部分人員缺乏危機意識和競爭意識,思維僵化,創新不足,不積極主動,工作作風不扎實,務虛多務實少,說的多行動少,導致了工作效率低下,問題擱置,并越積越多。
(四)基層網點布局不盡合理。房縣局(營銷部)現有4個基層部所,其中,一是化龍管理所(市場部)共有市管員2人,客戶經理4人,管轄區域占全縣面積的41.2%,人均服務292個客戶,人均管轄526平方公里,人均管轄區域面積是全縣平均水平的1.34倍,管理服務區域線路過大過長。二是城關管理所,城關市場部管理范圍過大,不合理。其中管轄有純城關鎮、紅塔、白鶴、橋上、五臺共5個城鄉的市場,版圖面積1083平方公里,占全縣的22%,經營戶896個,占全縣的45%,年卷煙銷售計劃任務5760大箱,占到了全縣的48%,接近一半的計劃任務。這種城鄉不分的布局模式,不利于專賣實施分類管理,不利于營銷差異化服務,不利于所(部)之間公平合理的開展考核排序競賽活動。三是大木管理所(市場部)設置不合理,管轄區域太小。現有市管員2人,客戶經理2人,共4人,管轄土城、大木兩個鄉鎮的256個卷煙經營戶,兩個鄉鎮之間隔了一座大山,而且大木鎮的自然經濟流向是在十堰城區,土城鎮的自然經濟流向是在房縣。因此,設置大木管理所(市場部)管轄大木和土城兩個鄉鎮的市場既不符合自然經濟流向規律,也不符合成本核算要求,欠科學合理。
(五)線路規劃需進一步調整。目前房縣的服務線路,是2004年全市實行“大訪銷、大配送”時規劃設計的,至今已運行8年。目前主要存在三個問題:一是管銷線路與配送線路不一致。全縣共有配送線20條(包括市局物流直送的大木線),而管銷線只有13條。二是管銷線路設計過于粗放。現行的管銷線路除了城區線路經營戶密度稍大外,農村市場線路過長,區域大,大多存在經營戶分散、迂回線路多的現象。三是配送線與管轄線規劃設計依據不一致。配送線是跨行政管轄區設計的,管銷線是以行政區劃和站點所在地設計的,存在違背自然經濟流向規律的問題,如土城流向在城關劃入大木,三海流向在城關劃入橋上,向灣、官橋、石坡、劉畈流向在城關劃入軍店等,不大符合自然經濟流向規律。
(六)送貨服務不到位。由于受房縣山區經營戶分散、路程遠、銷量小和裝載率低不合算等因素限制,卷煙送貨服務沒有實現全覆蓋。轄區內有27個雞爪、溝汊線路(路況都是村村通水泥路面,均有個體公交車到達),共有139個卷煙零售戶,他們只能自己想辦法取貨,或是找人代收卷煙,造成零售戶因外出取貨無法正常營業、緊俏卷煙被代為收貨人克扣、因代取卷煙而額外支出費用,有的還收取了押金。同時,經營戶因上門取貨來晚了,還因煙草因資金結算和安全保管的原因,客戶經理還將客戶訂購的卷煙給臨時變賣處理給別的經營戶等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嚴重影響卷煙零售戶的正常銷售,而且還傷害了客戶感情,最終損害了煙草形象。
三、加強基礎管理建設的具體措施
加強基層基礎管理工作,要堅持以省局“142”體系建設為總抓手,以縣局提出的“12313”專賣工作法為思路,牢固樹立“抓基層、打基礎、管長遠”的觀念,結合縣局實際情況,扎實推進基層基礎管理進入“深水區”。
(一)深化“專銷互通”,實行專銷終端服務合一的工作模式。在全縣農村市場(不含純城關和中心集鎮所在地的市場)打破現行一對一配比的專銷分離工作模式,在純農村市場建立專銷終端服務合一的新模式。將現行農村市管員的監管執法職責、內部監管職責劃入到稽查大隊負責,其它如行政許可便民服務、證件維護等職責與客戶經理服務營銷工作合并,由客戶經理一人負責卷煙零售終端服務工作。節約下來的人員在專銷市場細分的基礎上實行分流,可根據工作實際一部分分流充實到客戶經理服務工作崗位,一部分分流到稽查大隊充實稽查力量。
(二)充實專賣管理力量,組建稽查中隊,強化案件稽查工作。通過之前對純農村市管員和客戶經理工作模式的整合,將一部分人員分流出來,充實到稽查上來,組建2個稽查中隊,為城關稽查一中隊和二中隊,各有1名隊長和3名隊員,專門負責全縣,重點是城關和重點集鎮(含口子鎮)的案件稽查工作。通過充實專賣稽查人員力量組建2個中隊,發揮競爭激勵機制的作用,強化專賣案件稽查工作,切實提高專賣市場凈化率和占有率。
(三)加強員工思想政治工作,增強員工主人翁責任感。對于部分員工存在思想陳舊,效率低下的問題,要堅持三個原則,切實增強員工主人翁意識。一是在實際工作中要堅持注重工作時效原則。在日常工作中,要突出解決實際問題,努力提高工作的時效性。不斷提高專賣市場凈化率和市場占有率,全力保障“卷煙上水平”。二是堅持改革與創新發展的原則。在工作中要樹立改革創新的意識,以改革促創新,以創新促發展。三是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不斷健全和完善獎懲激勵機制,加強內部交流和溝通,關心員工成長,為員工發展搭建良好平臺,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不斷挖掘員工的創造力。
(四)結合實際,合理布局網點。在布局基層網點時,不僅要根據自然經濟流向規律,還要結合市場分類情況進行考慮。目前基層縣級局(營銷部)轄區市場可以劃分為三類:一類市場為縣城關市場(不包括城郊農村市場),二類市場為中心集鎮或重點集鎮所在地的市場;三類市場為純農村市場(不含城關和中心集鎮所在地市場)。依照上述分類,房縣局(營銷部)轄區網點具體設置如下:一是保留現城關管理所、城關市場部分設的機構不變,只管轄純城關的一類市場和管銷服務工作。二是將原城關管轄的紅塔、白鶴、橋上、五臺、回龍和原大木管轄的土城劃出,成立城郊管理所(市場部),由成立城郊管理所(市場部)具體負責白鶴、土城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