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寫字樓里的智能貨柜,到街角的咖啡機器人,從社區的智能快遞柜,再到商圈的即時配送無人機,數字化零售正在重構商品流通體系,也對煙草零售終端“自動售煙”提出新的課題與挑戰。
在一線走訪過程中,不少零售老板就提到,在數字化浪潮下,零售店面"24小時無人化"優勢明顯,能夠突破傳統營業時間限制,滿足夜間加班、應急需求等長尾消費場景,同時還將單店人力成本降低。
但是對于煙草來說,基于行業發展,對于自動零售有著明確的要求。在《煙草專賣許可證管理辦法》第四十條第一款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得利用自動售貨機銷售煙草制品。《煙草專賣許可證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第五十一條第一款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得利用自動售貨機或者其他自動售貨形式,銷售或者變相銷售煙草制品。這些規定旨在強化未成年人保護與煙草專賣管理,從制度層面切斷自動售煙。
本文認為,數字化零售大勢所趨,并正在重構商品流通、貨物交付、物流配送及電子支付,面對數字經濟與實體零售加速融合的趨勢,像這種行業監管紅線與自動售煙模式這種看似不可調和的矛盾,實則暗藏著破解路徑。而正是這些路徑將會帶來新的創新和機遇。下面就從技術實現和政策監管這兩方面做一些思路上的探討。
一、技術角度:從“一刀切”到“精準化”
煙草專賣對于“自動售煙”政策的核心,看起來“一刀切”,但并非是否定“無人化”,而是防范“失控的無人化”。由此,破解困局的關鍵,在于構建技術賦能下的合規零售體系,通過全鏈路數字化手段實現“人、貨、場”的精準管控。
從產品角度,每包煙設置區塊鏈溯源碼,從生產端到零售終端的全流程數據上鏈,監管部門可實時調取智能貨柜的銷售記錄,精準追蹤“誰在何時何地買了哪包煙”,這不僅能有效杜絕串貨、假貨等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還能讓煙草整個流通更加透明、高效。
二、政策角度:從“傳統管控”到“數字治理”
從行政政策角度,對于維護煙草專賣秩序,保障未成年人權益是必須應該進行的。從數字化方面,傳統管控向數字治理,也是時代之需,未來之需。
其一,可搭建全國統一的煙草數字監管平臺,有利于將所有智能售煙終端及相關銷售數據接入,并可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實時監控銷售動態。這可以整合煙草產業鏈各環節數據,從煙葉種植、卷煙生產到倉儲物流,實現全流程信息互通,提升監管的全面性與準確性。
其二,建立“監管沙盒”制度也是一種可行的試點嘗試。在“沙盒”內,企業能大膽探索新技術應用,如多模態身份識別、智能庫存管理等,這既為零售創新提供了試錯空間,又能確保監管紅線。
總之,在數字化浪潮奔涌而來之際,每一個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變革契機與挑戰。嚴格監管是保障行業健康發展、維護消費者利益、國家利益的堅實壁壘,而鼓勵創新則是驅動行業突破傳統、提升競爭力的核心動力。精準把握兩者間的平衡,持續優化監管機制,大力扶持創新舉措,有利于行業數字化轉型,有利于煙草行業乘風破浪,穩健駛向高質量發展的新未來。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