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屈指算來,我開店已經有18年了。剛開始村里只有我一家店鋪,沒有競爭對手,便感覺不到壓力,隨著同行的陸續(xù)出現,客源不斷分流,我才感到競爭激烈。我深知一個道理:如果跟同行打價格戰(zhàn),等于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得不償失。所以我并沒有采用低價傾銷來抓住顧客。如何吸引顧客進門又不與同行發(fā)生價格戰(zhàn)呢?這著實讓我費了一番腦筋。
一次去縣城辦事,遇到一家大超市搞促銷活動,我從中得到啟發(fā),回來也嘗試搞促銷活動吸引顧客。當時老公持反對意見:“你一個農村小店搞這種活動能行嗎?”
但我認為,促銷活動并沒限定一定要是大商超才可以采用,大商超和農家店只是商品數量和店鋪面積不同,如果采用了正確的促銷活動,一定可以很好地吸引顧客。
累計積分本 拉動固定客
春節(jié)銷售旺季,為了更好地吸引顧客,我采用了一種很傳統(tǒng)的促銷方法:累計積分送禮品。我在店外的黑板上寫了促銷活動宣傳語:從臘月十五到正月十五,凡在本店購買商品的顧客可以累計積攢購買數量,滿一百元贈送一小袋洗衣粉,滿二百元贈送抽紙一包,滿三百元贈送一捆衛(wèi)生紙。積攢的數額越多,獲得的禮品就越值錢。
因為我的店鋪在村中心,客源基本都是村里的人員,我按照姓氏做了筆記。顧客每次購買商品后,我都會找到記錄本,給他們記上購買數量和金額。正月十五活動結束后,按照顧客購買情況發(fā)放禮品。
這種活動雖然有點繁瑣,但能激發(fā)顧客長期購買的欲望,對形成固定客源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抽獎搞活動人人有禮品
2008年中秋節(jié),我開始改變第一種促銷模式,改用抽獎促銷活動。我把經銷商贈給的一些禮品,如雨傘、茶杯、水壺、抽紙,還有電熱壺等集中在一起當成獎品。我自己制作了一些抽獎券,每一張獎券都設置獎品,放在一個木箱子里。凡一次性買夠200元商品的顧客都有機會得到一張抽獎券,滿400元的有兩次抽獎機會……因為參與抽獎的顧客都有抽到獎品,從而引來其他顧客參與,一時間,店內的商品銷量迅速上升。
這種活動時間短,獎品多,人人都有機會得到,適合在節(jié)日和新品促銷期間使用。
限時又限量場面很火爆
一種促銷方式不能一直沿用,這樣會給顧客一種“審美疲勞”,對這種活動失去新鮮感或產生不信任心理,所以促銷活動要新穎,常換常新,這樣才能更好地吸引顧客。
2009年春節(jié)過后,生意進入冷淡期,我用了一種限時、限量的促銷手段。我用自家廣播做廣告:“今天中午11點至12點,中心超市雞蛋搞特價,原價每斤3.8元,現價每斤3.3元,每戶僅限5斤,數量不多,欲購從速。”
因為此促銷商品價格降幅很大,很多顧客前來排隊,生怕買不到,場面火爆程度可想而知。由于促銷有時間限制,排隊的顧客在店里等待時就有可能會挑選其他商品,這樣就帶動了其他商品的銷售。
這種促銷適合淡季使用,用一種近乎零利潤的快銷商品來吸引顧客,要限制商品的數量,限制促銷時間。
送卡引顧客 積分送好禮
2010年,村公路邊又開了一家上規(guī)模的超市,客源流失更加厲害。因為我的店鋪在村中心,公路修好以后,私家車增多,公路邊店鋪的生意明顯比村里的店鋪要好。
為了吸引顧客,我制作了一些優(yōu)惠卡,上面有店址、電話,還有一段文字:凡持本優(yōu)惠卡者,到中心超市可贈一份小禮品。然后請家里人從村里到村外,再到集市上,見人就發(fā)。很多得到優(yōu)惠卡的顧客看見卡上的信息按照地址找過來,領禮物的同時也會買一些東西。顧客進門購買商品后,再給他們一種累計積分卡,上面有店鋪名和我的印章,達到一定數額就可以有禮品贈送,多買多送,這樣就牢牢抓住了顧客。
這種活動適合地理位置不佳的店鋪,時間隨意,可以在銷售旺季,也可以在淡季。先是發(fā)優(yōu)惠卡吸引新顧客進門,然后再給累計卡,這種方法效果很好。
累積贈好禮 排行送大獎
去年至今,我一直沿用累計積分促銷方法,顧客已經達到一定數量,形成了比較固定的客源。漸漸地,一些顧客失去了原來很強烈的購買欲望,因此我不得不改變思路,換了另一種促銷活動。
去年中秋和國慶期間,我給常年積分的顧客設立了一個排行榜,在規(guī)定時間內購買數量最多者可以參與排名。前十名顧客,在原來積分獲獎品不變的基礎上,可另外獲得一份精美禮品。新的促銷方法剛一出現,就吸引了那些長期累計積分的顧客前來咨詢,為了獲得前十名,大家紛紛加大購買量,商品銷量大幅度提升。
說到底,有效的促銷既可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又可以增加商家的效益,但促銷方法的選擇要因地制宜,不然方案再好,價格再低,也難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