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數據浪潮中,“數據即是資產”的觀念已成共識。隨著企業數字化轉型道路的不斷邁進,安徽中煙合肥卷煙廠對數據價值的重視與日俱增。
“目前,智能集控系統已實現生產制造域的8831個數據tag點的匯聚、存儲。”
近日,合肥卷煙廠召開智造控制中心專題“沖頂會”,項目組負責人徐永虎在介紹項目整體進度時強調。
為抓好智能集控項目驗收前的“窗口期”,高質量推進項目建設,筑牢平臺應用的基礎,最大程度發揮數據價值,合肥卷煙廠深入聚焦數據治理工作,逐步形成常態化的數據質量管控機制和“用數據說話,憑數據決策”的數據文化。
點“數”成金:構建數據資產地圖
又是一個深夜,正是萬家燈火時,但在合肥卷煙廠智能集控辦公室里,項目組成員還在熱烈討論著。
“目前我們企業到底有多少數據?”
“現存的數據中,哪些還沒有釋放它的真正價值?”
“我們生產中關注的數據,有時需要從多個渠道才能獲取。”
隨著企業智能集控二期工程正式試運行,歷史數據冗余、數據價值發揮不明顯等問題逐漸凸顯。
“合肥卷煙廠要從系統性、全局性、整體性的角度開展數據治理工作,首要工作就是盤清企業有什么數據、在哪里、怎么使用等信息,構建企業級數據資產地圖。”合肥卷煙廠副廠長張偉提出了工作思路。
今年,企業成立智能集控‘鋒芒’行動組,推出‘鋒芒’行動,聚焦數據治理核心,推進預警規則、算法模型和功能應用。數據治理是預警規則、算法模型、功能應用的基礎,數據質量的高低對于數據價值和平臺效能的發揮至關重要,數據治理工作更是合肥卷煙廠“鋒芒”行動中的核心工作和重點工作。
“鋒芒”行動組全面盤點企業智能集控系統數據,編制并下發《智能集控系統數據資產臺賬》。“我們借助集控平臺,分部門、分條線、分功能盤點,利用一周時間梳理完成1135個企業數據和1778條預警規則。”徐永虎強調道。
企業通過理清生產制造域的數據資產,讓管理者和數據工作者更加了解企業數據資產全貌,為合肥卷煙廠數據治理和數據決策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一“網”無余:落實數據網格管理
依托小網格,用好大數據,掌握主動權。
合肥卷煙廠以智能集控系統平臺為支撐,拓展豐富“大數據+網格化”的應用,讓數據“實”起來、“動”起來,進一步提升了數據管理和數據應用實效。
“通過劃分功能業務域,分好數據治理的責任田。”“鋒芒”行動組成員楊進波闡述了自己的觀點,“比如烘絲機模型的板塊,理應歸屬制絲車間負責;小停機次數是屬于卷包機臺的,肯定就是歸屬卷接包車間管理。”
行動組借鑒網格化管理思路,將“責任田”分細至七個強相關部門。各部門按照“誰使用誰負責”的原則,為每個頁面配備網格員。
“以前就是誰有空誰來看下數據,沒有具體的責任劃分。現在有了目標,我們每日按要求進行數據核對和異常反饋,極大提升了數據管理效率。作為網格員,這是我責任和價值的雙重體現。”制絲車間網格員龍興驕傲地說道。
一個頁面就是一個“網格”,網格員的設置讓“信息單元”的作用進一步放大。目前,合肥卷煙廠為185個智能集控系統功能頁面配備了網格員,通過責任劃分和網格力量的充實,讓平臺有更多發現問題的“眼睛”和解決問題的“手腳”。
全員找“茬”:推進數據持續改善
“生產資源測算中膨脹絲當日滿足情況數據與實際偏差較大,需要核實。”
“4月13日卷包準時化報表里沒有硬包7的數據。”
在智能集控系統試運行期間,行動組每日匯總系統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并反饋至相關技術人員進行優化,但數據的準確性、及時性和完整性仍需進一步完善。
在精益求精的大數據時代,哪怕1%的數據丟失或是不準,也會牽一發動全身。
為此,合肥卷煙廠堅持將數據準確性作為企業數字化、精益化發展的硬核指標,按照“突出重點,分段實施”的原則,將數據治理工作分為兩個階段逐步開展。
自上而下,持續改善。行動組創新推出合肥卷煙廠智能集控系統寫實通報集控快報,每周對各車間和相關部門的預警管理、數據治理和系統使用情況進行通報。通過自上而下的找問題、補不足,推進數據質量持續改善。
自下而上,數據治理。組織開展“全員來找茬”專項活動,發動全員開展數據質量自查活動。各車間和部門按照活動計劃節點,明確每周任務,并按計劃完成數據的自查、自辨、自治。行動組每期推出數據治理“一圖懂”,匯報各部門的任務完成情況。
“截止目前,按計劃推進了28項任務達成,完成265個數據的自查、自辨工作,識別出問題數據109個。”行動組成員王凱麗匯報了目前企業數據治理的工作進展。通過活動開展,在全廠范圍內進一步營造尊重數據、重視數據、運用數據的數字文化,夯實企業數據基礎,提升數據決策的可信性。
“數”無止境,精益求精。在數字經濟時代,對于合肥卷煙廠來說,數據治理不是選答題而是必答題。未來,合肥卷煙廠將從組織架構支持、制度流程配合、平臺工具支撐等方面,推動企業數據治理工作可持續建設,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添磚加瓦。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