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快建設科技強國。
2022年,煙草行業科技戰線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科技創新的戰略部署,按照行業總體要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面推進各項規劃措施扎實落地,力求讓科技創新的“關鍵變量”成為行業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最大增量”。
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
2022年11月,煙草行業雪茄煙技術創新中心正式成立。該中心集聚四川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等全行業雪茄煙領域優勢創新資源,推進協同創新、成果應用和共享,塑造國產雪茄發展新動能新優勢,逐漸探索破解關鍵核心技術“密碼”。
雪茄煙技術創新中心成立的背后,是行業戰略科技力量的進一步強化。2022年,行業持續深化共性技術平臺建設,健全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布局,全面強化符合國家戰略導向、富有煙草特色的戰略科技力量。
積極推進國家級創新平臺和北京院建設。整合行業內外創新資源,組建高水平人才團隊,加強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主動融入國家科技創新體系。
貫徹落實國家相關科技政策。制訂發布行業重點實驗室體系優化重組方案,優化基礎研究和學科發展布局,繼續實施創新平臺穩定支持計劃,行業創新平臺不斷優化完善。
煙草行業雪茄煙技術創新中心工作人員在實驗室工作。
關鍵核心技術在產業技術生態體系中居于核心地位。2022年,全行業聚力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針對事關行業發展的重大領域,加快落實科技創新規劃要求,深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煙用香精香料核心技術基本實現自主可控。完成“1+3”重大任務攻關,建成行業數字化調香公共技術平臺,突破重要功能性香基模塊可替代性研究、重要單體香原料應用研究、單體香原料實物庫和數據庫升級等關鍵技術,形成保障有力的卷煙自主調香核心技術體系。
國產雪茄煙葉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基本打通國產雪茄煙葉開發與應用創新鏈,國產優質茄衣進入工業應用,國產茄芯在中高端手工雪茄配方使用占比達45%,使用國產原料的中高端手工雪茄銷量占比超93%,逐步實現“中國雪茄”用“中國原料”。
大力推進煙草農機研發與應用。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煙草農機研發與應用工作的意見》,形成煙草農機研發與應用重大工程頂層設計,匯聚行業內外創新資源,聚焦丘陵山區移栽、采收等重點環節農機組織攻關。
戰略新領域共性技術供給能力持續提升。對標加熱卷煙國際主流產品,圍繞知識產權、煙氣穩定性均勻性、檢測儀器等關鍵共性技術,組織開展重點攻關,構建較為全面的設計開發及制造技術體系,支撐產品研發創新,產品質量穩中有升。
打牢科技事業大廈的地基
基礎研究處于從研究到應用、再到生產的科研鏈條起始端,地基打得牢,科技事業大廈才能建得高。
2022年,煙草行業進一步加大對煙草前瞻性、戰略性、系統性重要科學問題研究的支持力度,為產業技術創新注入源頭活水。
聚焦種業科技,突破煙草模塊化育種、工廠化育種等現代育種技術并實現品種批量化產出,帶動行業育種研究水平快速提升。基因中心開展“煙葉品質指數”研究,建立了基于鮮煙葉代謝組的品種快速篩選模型和品質預測模型。云南、湖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構建工業需求導向型的品種培育和評價技術體系,湖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闡明煙草抗旱和連作障礙分子機制,貴州省煙草科學研究院篩選出抗馬鈴薯Y病毒新基因并獲得歐洲專利局授權。
中國工程院張福鎖院士團隊在云南大理煙區調研稻苗生長情況場景。
聚焦煙草多用途利用,組織開展創新戰略研究,充分挖掘煙草生物資源利用價值。湖南省局(公司)聯合湘雅醫院基于煙草開發促生止血抑菌生物材料。中國煙草總公司青州煙草研究所培育煙草生物合成專用底盤CD01。福建、浙江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和內蒙古昆明卷煙有限責任公司等研發生物酶人工設計和規模發酵生產技術,顯著提升煙葉原料使用價值。
聚焦煙草基礎科學問題,支持行業科研人員圍繞行業科技發展目標,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謝劍平院士團隊從化學成分、受體轉導、腦區效應、認知整合等多維角度,首創提出“風味科學”學科框架和內涵,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和中國工程院戰略咨詢項目立項支持,加速形成在風味科學領域的先導先發優勢。
加強基礎研究,必須深化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發揮好制度、政策的價值驅動和戰略牽引作用。
2022年,行業不斷提高科研管理治理效能,編制中國煙草總公司科技項目指南,更好發揮“指揮棒”作用,推動中小企業更多參與行業攻關任務,深化工商研融通創新。實行“揭榜掛帥”項目“里程碑”式管理,項目推進力度和質量進一步提升。
在此基礎上,行業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建設。高層次復合型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創新團隊培養使用步伐加快。支持行業青年科技人才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重大任務,40歲以下青年科技骨干在2022年總公司項目主要承擔人員中占比突破40%。
讓科技與產業“雙向奔赴”
2022年,行業緊扣卷煙、煙葉“兩煙”發展需求,堅持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方向,以科技創新支撐引領產業升級。
推動中式卷煙創新。加快推動中式卷煙配方技術由“橫配方”向“豎配方”轉變,有效緩解品牌發展與原料供給的結構性矛盾。目標規格產品上等煙葉使用比例較2020年平均降低7.0%,葉組配方成本平均降低6.1%。推動卷煙產品數字化設計平臺研發升級,優化煙葉原料風格品質聯動表征技術,加強中細支卷煙煙氣釋放機理研究。全面完成打葉復烤技術升級重大專項,補齊技術短板,提升行業配方打葉整體水平。秦皇島、上海煙機成功研發SQ系列切絲機和新一代中速包裝機組ZB415,進一步增強國產煙機供應保障能力。
行業卷煙工業企業積極引進使用國產煙機,助力生產制造和品牌發展上水平。?
支撐煙草農業現代化建設。加速優良品種推廣應用,大力推進優質特色品種原料工商研一體化先行示范區建設,著力構建從優良品種、到優質原料、再到創新產品的科研傳導模式和成果推廣模式;全面推進新一代煙草種質資源與品種導航平臺建設,提升育種創新和品種應用決策水平;積極融入國家綠色發展大局。以糧煙融合綜合治理為核心,八大生態區建設了44個示范區,加快綠色防控技術攻關和成果工程化推廣,研發建成首條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天敵昆蟲規模化、智能化、自動化生產線;促進煙葉生產技術提質增效,加快推進高可用性上部煙葉開發與高效利用技術研究,初步形成高可用性上部煙葉生產技術體系。
2022年,科技創新支撐服務能力顯著提升。
標準體系和質量監督體系更加完備,制定發布《電子煙》強制性國家標準及相關配套標準,印發電子煙產品技術審評、質量監督抽查實施細則等文件,建立高效協同的電子煙產品技術審評和質量監督體系,高效支撐電子煙監管。
加強質量監管與服務,行業穩步推進質檢機構建設,聚焦重點品牌、高端和創新品類卷煙,全年抽查640個規格,卷煙產品質量保持穩定,穩焦控焦能力和風格特征總體保持較好。
行業標準化水平不斷提升,29項行業標準通過技術審定,行業標準體系日趨完善。牽頭制定發布國際標準1項、立項2項。
2022年,全行業共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成果72項,其中總公司科學技術獎31項,總公司標準創新貢獻獎11項;全年共獲授權專利10284件、同比增長23.2%,其中發明專利1843件、同比增長41.3%。
風正潮平,自當揚帆破浪;任重道遠,更需快馬加鞭。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煙草行業要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大局,立足科技自立自強,下好科技創新先手棋,持續塑造創新發展新優勢。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