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田面積2.65畝,煙農蘇文勇,株距55 cm、行距110 cm,株數2917株,位置仙人洞村村民委員會,核查人楊貴賓……”
近日,記者在云南省昭通市煙草專賣局(公司)煙葉全鏈條動態管理數字平臺中看到這樣一組記錄。
煙田面積核實是整個煙葉生產工作的基礎,也是曾經讓煙葉生產工作人員感到困擾的“難點”環節。
“受制于技術條件等因素,我們會出現面積核查不準、不實等情況,后續的一系列生產環節都會受到影響。”昭通市局(公司)煙葉生產經營科科長朱振乾介紹說。
而現在,煙葉生產工作人員只需輕輕“一按”,就可以迅速查找到所有煙田的“身份證”,里面包含位置、煙農、面積等實時信息和相關圖片,讓生產決策者和相關工作人員“一目了然”。
近年來,昭通市局(公司)以數字化轉型為主線,緊緊圍繞行業網信工作“新動能、新手段、新支撐”的工作定位,嚴格遵循云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12347”網信發展規劃,以“三大平臺、四類開發模式、一個數字化轉型工作室、一個閉環管理、一個協同溝通體系、四大應用”為核心,應用全面開發方法進行全局過程管理,構建全市“341114”數字化轉型體系,以此為工作主線,打通數字化應用從需求提出到成果落地的全流程渠道。
在整個數字化轉型體系構建過程中,應用被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上。
“我們以專班的形式組建成數字化攻關小組,通過挖掘各縣級局(分公司)數字化方面的專業人才,以訓代練,經過短暫時間的培訓直接進入‘實戰’,今年44人通過低代碼認證考試,既培養了數字化方面的人才隊伍,又滿足了各個部門和直屬單位的真實需求。”昭通市局(公司)信息中心副主任吳繪鵡說。
與傳統系統開發模式不同的是,攻關小組借助低代碼開發相關平臺,結合每個部門和各縣級局(分公司)提報的業務需求進行對接研發。
“工會財務一直是財務統計的一個痛點,繁瑣流程和大量數據統計耗時耗力。”昭通市局(公司)群團辦主任宋明健告訴記者,工會財務沒有納入“智慧財務”系統里,大量的報表還在使用人工填寫、人工統計的方法。
今年,通過信息化部門的協同攻關,一個涵蓋工會預算、財務及資產管理等相關功能的應用被開發出來。該應用打通了從工會財務報賬審批到收入支出年報、資產負債季報及年報的業務全流程,涉及15張表單數據關聯、分析,會計科目194個,報賬類別8個。該應用可自動生成各種記賬憑證,打印記賬憑證等,最終形成全市煙草商業工會收支決算表,實現了傳統工作模式流程、制度的變革。
依托數字化轉型,一系列解決各部門、各縣級局(分公司)相關訴求的應用應運而生。
比如,大關縣局(分公司)聚焦資產管理,開發小程序對企業各類資產69項數據進行完善和分析。原來,他們利用相關程序導出的不動產資產卡片沒有權證圖、俯視圖、正面圖和視頻資料等信息,為解決這一難題,他們開發小程序,補全相關數據,完善了各類資產的情況匯總,便于分析情況。
比如,巧家縣局(分公司)聚焦育苗管理,通過開發系統平臺督促網格員、育苗戶加強育苗工作,突出消毒、施肥、間苗、補苗、剪葉等關鍵環節的管控,特別是煙草防病害工作的落實,以可視化形式呈現育苗全周期操作記錄和煙苗生長情況,為煙葉生產提供保障。
再比如,鹽津縣局圍繞市場監管,開發“涉煙案件證據采集”小程序,當稽查員依據舉報線索開始辦案時,根據不同案件類型提醒稽查員需要收集的證據,防止案件辦理過程中證據采集不齊全的情況發生。同時卷宗管理人員也可以通過小程序將案件證據下載歸檔。今年以來,鹽津縣局共查辦涉煙違法案件25起(5萬元以上案件3起),查獲涉案卷煙22.648萬支、煙葉14.03噸,涉案總值34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聚焦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昭通市局(公司)還開發投訴、舉報“碼”上辦二維碼,在零售店中,消費者和零售戶均可以通過“掃一掃”實現快速舉報。該項工作運行以來,投訴、舉報的處置效率大幅提高,大大提升了群眾滿意度。今年,昭通市局(公司)已獲得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3項,2項正在申報過程中。
“智慧”牽引,奮楫前行。下一步,昭通市局(公司)將繼續圍繞企業數字化轉型持續發力,以數字產業化為發展基礎,以產業數字化為應用場景,將數字化轉型的實際效果轉化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能。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