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零售生意越來越考驗人了。有的店守著好地段卻愁客源不穩,有的店藏在犄角旮旯想讓人知道都難,還有的店線上線下兩頭顧,卻總覺得流量跟不上趟。說到底,引流這事兒,成了咱們零售戶繞不開的坎兒。但是邁過去就會天高水闊,所以需要線上線下齊發力,突破客流瓶頸。今天,幾位零售戶朋友來到直播間,聊一聊零售戶引流那些事兒。
三家店鋪各有特點,老板引流需求明確
王姐的社區便利店位于吳橋縣北部一片中型小區內,周邊有3家同類便利店。
“我先說說我的情況吧。咱店在小區里,位置不算差,日常客流靠街坊鄰居撐著,但最近旁邊新開了家 24 小時便利店,人家搞‘滿 30 減 5’,我這老顧客被分流了不少。而且現在年輕人都愛網購,連醬油醋都在社區團購上下單,我琢磨著,不光要搶回線下客流,還得把線上流量拽到店里來。”
老李是一家鄉鎮雜貨店的老板,在鎮邊緣,周邊是幾個小村。
“王姐你這算好的,我這才叫‘位置硬傷’。鎮上人本來就不多,鎮中心那家店靠著菜市場,客流比我多一倍。村里的人要么去鎮中心趕集,要么就在村口小賣部買了,我這店像個‘中間站’,不上不下的。所以我引流的核心就是:怎么讓村里人寧愿多走 10 分鐘,也來我這兒買?”
小張在市區開著一家特色零食店,在寫字樓附近小巷里,主打網紅零食和自制果干。
“我這兒位置不算偏,但藏在小巷里,很多白領路過都沒注意到。而且現在電商賣零食太方便了,我這店的‘特色’如果沒人知道,根本沒競爭力。所以我引流不是為了‘搶客流’,是為了‘讓更多人知道我’—— 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得把‘網紅店’的名氣打出去,讓他們覺得‘專門來一趟也值’。”
王姐:“其實咱仨的需求本質上差不多 —— 要么是被競品分流了,像我。要么是先天位置吃虧,像老李。要么是‘藏得太深沒人知道’像小張。說白了,引流就是為了打破‘客流天花板’:本來一天來100人,通過引流變成150人;本來線上沒人知道,通過引流讓線上訂單從0變成每天20單。”
老李:“對,我補充一句。我之前覺得‘守著店等客來’就行,結果上個月算下來,凈利潤比去年少了三成。后來才想明白,現在做生意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了,哪怕你東西再好,沒人來也白搭。引流就是主動‘找客人’,而不是等客人‘找你’。”
如何引流,三位老板各出奇招
王姐主打 “線上線下聯動”。“我試了兩個招,效果還不錯。線下,搞‘鄰里福利日’,每周三憑小區門禁卡,買滿 20 送一袋雞蛋(成本價 3 塊錢,但雞蛋是剛需,街坊鄰居都愛來);還在店門口擺了個‘快遞代收點’,不收費,但要求取快遞的人必須進店繞一圈(很多人順手就買瓶水、拿包煙)。線上,建了個‘小區便利群’,每天在群里發‘今日特價’(比如‘今天的新鮮面包買一送一’),還搞‘群內接龍’—— 提前一天接龍訂水果,我第二天統一進貨,比超市便宜 10%,但要求必須到店自提(接龍的人到店后,80% 都會多買其他東西)。
現在每天客流比之前多了 30%,群里有 200 多個人,線上接龍訂單每天能有 15 單左右。”
老李主打“下沉市場接地氣”。“鄉鎮人不看那些花里胡哨的,就認‘實在’。線下,我跟村里的小賣部‘合作’了 —— 讓他們當我的‘宣傳員’,村民在我這兒買東西,小賣部老板能抽1%的提成;每月搞一次‘趕大集活動’,把洗衣粉、食用油這些剛需品擺到村口,比鎮中心便宜5毛,現場掃碼進群的再送一包紙巾,現在群里有 100 多個村民,都是精準客戶。
線上:我讓我兒子教我拍抖音,就拍‘鄉鎮雜貨店的日常’—— 比如‘張大媽來買鹽,順便聊了聊家里孫子’‘李大叔買化肥,我給他送了把新鐮刀’,配點鄉土音樂,沒想到鎮上好多人刷到了,說‘這店看著實在’,專門繞過來買東西。”
小張主打一個“年輕化、場景化”。“我這店靠‘特色’吃飯,引流就得突出‘不一樣’。比如在社交媒體,我每天在小紅書發‘辦公室零食清單’,比如‘下午3點困成狗?來包酸梅干提神’,配圖是我店里的酸梅干和寫字樓背景,文末加‘到店報暗號“小紅書來的”,送試吃包’,現在每天有 10 來個小紅書粉絲專門找來。在電商平臺,我在美團、餓了么開店,但不做‘低價競爭’,而是搞‘滿 50 送定制帆布袋’(帆布袋印著我店的Logo和‘藏在小巷里的寶藏零食’),很多人覺得袋子好看,會曬朋友圈,等于幫我免費宣傳。線下我也沒撂下,每周五下午在寫字樓門口擺‘試吃攤’,雇了個大學生穿著卡通玩偶服,遞試吃的時候說‘店里有同款,還能免費裝成禮盒’,很多白領買去當伴手禮。現在店里客流里,30%是小紅書來的,20%是寫字樓試吃后過來的。”
引流注意事項,三位老板真知灼見
王姐先說道:“我覺得‘誠信’是第一位的。之前搞‘買滿 20送雞蛋’,有次雞蛋沒備夠,我沒讓顧客白跑,當場給了?2塊錢代金券,還道歉了 —— 后來那幾位顧客成了常客,說我‘靠譜’。要是當時糊弄過去,估計就把人得罪了,人家再也不會登門了。”
老李非常贊同王姐做法,他說道:“對,承諾必須兌現。我之前說‘接龍訂水果比超市便宜 10%’,有次批發商漲價了,我咬著牙還是按原價賣了——雖然虧了幾十塊,但村民都說‘老李說話算數’,后來接龍的人反而多了。要是當時漲價,群里估計就得散了。”
小張補充道:“品質得跟得上引流。我靠‘網紅零食’吸引年輕人來,但有次進的一批芒果干有點潮,我直接全扔了,寧愿少賺點也不賣給顧客。要是為了引流把差東西賣出去,名氣沒打響,先把口碑砸了,得不償失。”
王姐想了想,又補充一條:“還有‘一視同仁’。不管是線上來的還是線下老顧客,不能區別對待。之前有個阿姨看到我給小紅書來的年輕人送試吃,嘟囔‘我們老顧客啥都沒有’,我趕緊給她也塞了一包,解釋‘新老顧客都一樣,下次來給您多裝個袋子’—— 老顧客是根基,不能為了新客流傷了他們的心。”
小張接著道:“最后得注重‘后期維護’。我建了個‘零食愛好者群’,顧客買完東西拉進去,偶爾發點‘新品試吃招募’‘生日送小禮物’,反正不能冷落了,現在群里300多人,復購率特別高。引流不是‘一錘子買賣’,不能把人引來了就不搭理人家了,把新客變成回頭客,才算真的成功。”
其實三位老板說得都有道理,引流沒有 “萬能公式”,得根據自身場景、客群、優勢,制定不同的策略。但無論用什么方法,“誠信、品質、售后”都是底線 —— 畢竟,引流是為了“留住人”,而不是“騙來人”。
原創聲明:本文系煙草在線用戶原創,所有觀點、分析及結論均代表作者個人立場,與本平臺及其他關聯機構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決策建議或專業指導。本平臺不對因依賴本文信息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后果承擔責任。
版權聲明:未經作者書面明確授權,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全文/部分轉載、摘編、復制、傳播或建立鏡像)使用本文內容。若需轉載或引用,請提前聯系煙小蜜客服(微信號tobacco_yczx)獲得許可,同時注明作者姓名及原文出處。違反上述聲明者,作者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