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傳陜西西安兵馬俑博物館內,一名游客游玩時向兵馬俑坑中吐痰,吸煙后將煙頭直接扔進坑中。11月27日下午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官方微博發文回應稱,經調查,2023年10月15日10時31分左右,一名觀眾走到一號坑遺址大廳內西北側應急門附近時發生抽煙行為,向一號坑遺址內吐痰并將煙頭扔進遺址,之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工作人員已將污染物清理。經與臨潼區旅游管理部門和公安機關調查核實,已掌握涉事人員的相關信息。(11月27日 央廣網)
秦始皇兵馬俑系享譽“世界第八大奇跡”之一,是國人的驕傲,其所在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系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一級博物館、5A級景區,而涉事老人公然向俑坑內吐痰、扔煙頭的作為,經由媒體報道后,當事者文明素質之差,瞬間引發網友口誅筆伐并不意外。
然而,事件背后的一些細節值得反思。據悉,事情發生在一個多月前的10月15日,但引發網友關注熱議卻在當下,博物館方面才通過微博回應。那么,至少有兩點值得質疑:一則,事發當時,現場工作人員有沒有及時發現游客的“吐痰、扔煙頭”不文明行為,并立即進行干預制止?二則,事發一個多月,事件經由網絡放大后,管理方才“經調查”作出回應,那么是不是說,管理方原本也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若非網上輿情倒逼,這事就這樣不哼不哈、睜只眼閉只眼地過去了?這樣的反應是不是太過被動了呢?
縱然,博物館在通報中指出涉事區域是禁煙區,該名觀眾涉嫌違反博物院的禁煙規定及《西安市控制吸煙管理辦法》,對文物遺址安全造成威脅,還表示下步還將加強參觀秩序管理,及時制止不文明行為,確保安全參觀秩序及文物遺址安全。處罰有理有據、相應措施補充到位。但圍觀者都明白,如果管理方對此類違規行為的處置,如果每次都需要網友曝光提醒、處理周期如此之長、處罰力度不痛不癢,甚至不管不顧將責任完全歸咎于“游客素質差”,一點不從自身管理方作出反思改進,那么,這樣毀三觀的事件,就不會是最后一起。
凡事的發生必有其因果,而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游客向兵馬俑吐痰、扔煙頭”固然是由于個別游客文明素質差,但同時也暴露出當下管理方的工作態度及能力水平存在問題,這一點,不容回避。
秦始皇兵馬俑等歷史遺跡,是不可再生的珍貴的文物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好它們,是每一名炎黃子孫的責任,而要切實履行好這個責任,長遠來說要加大宣傳教育不斷提高廣大游客的文明素質,與此同時,管理方持續優化工作方法和處罰方式亦必不可少。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