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A 消費者中心的國際研究員 Martin Cullip 總結了小組的挫敗感。“《煙草控制框架公約》是一個好主意,但已經大錯特錯了。由于僵化的意識形態,我們已經失去了 20 年的潛在進步。”
據發表于《JAMA Network Open》的一項研究顯示,美國高中生對尼古丁袋的使用率在過去一年中顯著上升,從2023年的3%增至2024年的5.4%。研究稱尼古丁袋在社交媒體中通過“Zynfluencer”推廣手段在年輕人中迅速擴散,相關內容常將其與“自信”、“男子氣概”或“提升專注力”聯系起來。
俄羅斯國家杜馬建設和住房公用事業委員會副主席謝爾蓋·科盧諾夫(Sergey Kolunov)5月份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根據現行法律規定,嚴禁在住宅樓中的電梯、樓道、門廳及其他公共空間吸煙,違規者將被處以500至1500盧布(6至19美元)的行政罰款。他特別強調,盡管部分居民誤認為樓道陽臺屬于私人使用空間,但從法律角度來看,該區域屬于公共使用范疇,因而適用上述禁煙規定。他補充,即便是居民在自己家中吸煙,只要煙味影響到鄰居,也可被鄰里投訴,并由警方介入處理。相關罰則也同樣適用于公共場所吸食水煙的行為。
印度尼西亞衛生部疾病預防與非傳染病控制司(P2PTM)主任西蒂·納迪亞·塔米茲(Siti Nadia Tarmizi)近日在雅加達出席一場活動時表示,《2024年第28號政府條例》(PP No.28/2024)將成為當前控煙政策的核心工具之一,尤其針對電子煙與社交媒體煙草廣告的快速增長現象。該條例明確規定,所有煙草產品廣告須遠離教育機構500米,在電視平臺僅可于每日22:00至次日05:00之間播出,在社交媒體平臺(包括播客)上完全禁止宣傳。塔米茲指出,盡管部分播客中吸煙行為可能呈現為“個人習慣”而非明確廣告,但相關行為仍構成對公眾的間接宣傳,屬監管范圍之內。在談及當前控煙挑戰時,塔米茲特別指出,電子煙在青少年群體中呈增長趨勢,且口味種類遠超傳統卷煙,更易借助社交平臺實現傳播。她強調,這一特性對當前監管框架構成新的測試。
近期,巴基斯坦因為與印度的邊境沖突引發全球關注,人們發現巴基斯坦的電子煙市場也在悄然崛起。作為擁有2億人口的南亞第二大國家,其電子煙市場呈現出獨特的“野蠻生長”態勢。作為亞洲人口第四大國,巴基斯坦擁有近2.5億人口,其電子煙市場近年規模增長迅速,前幾年僅幾千萬美元,預計到2025年將超三億美元。首都伊斯蘭堡去年的電子煙店數量已超過100家,顯示出終端零售網絡的快速擴張。相關從業人士表示,當地消費者主要集中在城市的中高消費群體和年輕人,這部分群體對電子煙表現出強烈的消費意愿,即使產品價格較高也愿意為享受買單。
今年世界無煙日的主題為“Exposing lies, protecting lives: Unmask the appeal of tobacco and nicotine products(揭露謊言,守護生命:揭穿煙草和尼古丁產品的誘人假象)”,直指煙草和尼古丁行業在口味、營銷、外觀等方面精心設計的欺騙手段,呼吁全球共同抵制煙草和尼古丁產品對人類健康的威脅。
5月19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干事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在第78屆世界衛生大會開幕式上指出,自20年前《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正式生效以來,全球吸煙率已下降三分之一。如果吸煙率未能降低,如今的吸煙者數量將比現在多3億人。講話中,他贊揚科特迪瓦、阿曼和越南等國家去年出臺了更嚴格的監管規定,包括普通包裝和對電子煙的限制。
據世界無煙日官網介紹,煙草和尼古丁行業正在精心設計產品,以口味、營銷、外觀設計等方式吸引年輕人上癮,并以此擴大市場份額,獲取利潤。“他們無恥地操縱我們的孩子”,宣傳語直指行業的不良用心。WHO指出,行業通過誘人包裝、添加劑、操控性產品設計等手段,使這些本質上有害且高度成癮的產品對青少年極具吸引力,從而營造出虛假的“安全”形象。世界無煙日的主宣傳海報中被卷煙、水煙、電子煙等產品包圍的青少年形象,直觀呈現了這一警示。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張海報中,電子煙產品占據超過一半。世界衛生組織強調,嚴厲監管是遏制煙草和尼古丁產品危害的關鍵,應打破行業構建的“安全假象”,保護當代與未來幾代人的健康。此外,WHO在官網中公布了一組全球性數據:
? 目前全球約有3700萬名13至15歲的兒童使用煙草產品;
? 在多個國家,青少年電子煙使用率已超過成年人;
? 電子煙、尼古丁袋和加熱煙草產品的營銷內容在社交媒體上的瀏覽量已超過34億次。
在世界衛生組織 (WHO)紀念其《煙草控制框架公約》(FCTC)20周年之際,由納稅人保護聯盟(TPA)主辦的小組會議借此機會反思了他們所說的數十年來的停滯、錯失的機會和對減少煙草危害領域的創新的危險抵制。
吸煙與健康行動組織(英國)前主任克萊夫·貝茨說:“《煙草控制框架公約》本應標志著全球煙草控制的一個轉折點,”但“相反,世衛組織仍然根深蒂固地堅持過時的、禁酒式的思維方式。他們積極反對更安全的替代品,如電子煙、加熱煙草制品和尼古丁袋——這些工具顯然可以幫助人們戒煙。”
小組成員認為,世衛組織拒絕采用減少傷害的方法不僅是短視的,而且在科學上是站不住腳的。許多人敦促參與該條約的國家重新考慮他們盲目地與世衛組織政策保持一致,轉而專注于優先考慮公共衛生結果的務實、循證戰略。
“無論是 COVID-19 還是煙草政策,世衛組織都一再失敗,”國際法律與經濟中心的全球衛生政策專家羅杰·貝特 (Roger Bate) 說。“我們需要根本性的改革。如果組織無法發展以整合現代科學和現實世界的解決方案,那么它就有可能過時。”
TPA 總裁大衛·威廉姆斯 (David Williams) 也贊同這種觀點,稱世衛組織目前的做法“危險且不負責任”。威廉姆斯還推廣了 TPA 的全球活動 Good COP/Bad COP,該活動在 2024 年巴拿馬 FCTC COP10 會議期間啟動。計劃于 2025 年在日內瓦舉行一次后續活動,旨在追究 WHO 的責任。他說:“我們正在建立一個由醫生、消費者和倡導者組成的聯盟,他們希望 WHO 為人民工作,而不是反對他們,”
TPA 消費者中心的國際研究員 Martin Cullip 也總結了小組的挫敗感。“《煙草控制框架公約》是一個好主意,但已經大錯特錯了。由于僵化的意識形態,我們已經失去了 20 年的潛在進步。”
仔細比較國內與國際對控煙的措施與政策討論就會發現,控煙應該堅持傳統的、武斷的、“ 一刀切”式的思維方式還是應該采取柔性的、多方面的綜合治理,是全世界都在面臨和探討的一個問題。
原創聲明:本文系煙草在線用戶原創,所有觀點、分析及結論均代表作者個人立場,與本平臺及其他關聯機構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決策建議或專業指導。本平臺不對因依賴本文信息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后果承擔責任。
版權聲明:未經作者書面明確授權,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全文/部分轉載、摘編、復制、傳播或建立鏡像)使用本文內容。若需轉載或引用,請提前聯系請聯系煙小蜜客服(微信號tobacco_yczx)獲得許可,同時注明作者姓名及原文出處。違反上述聲明者,作者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