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種了97畝煙葉,上等煙比例達到72%,種煙收益是多年來最好的......”近日,山東省濰坊諸城市賈悅鎮朱家官莊村煙農李加瑞算著一年來的種煙經濟賬。
“增收”是2023年濰坊煙區全體煙農的關鍵詞。這一年,濰坊煙區共種植煙葉11.65萬畝,煙農戶均收入近30萬元。煙農增收背后,蘊藏著濰坊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圍繞“彰顯煙葉特色,實現煙農滿意”目標不斷優化生產技術、完善生產模式、壯大服務隊伍的“密碼”。
“科學的技術體系”作支撐
“多虧煙技員為我量身定制了烘烤工藝,降低了煙葉烘烤環節的掛灰比例,增加了種煙收入。”諸城市石橋子鎮小張家莊村煙農王煥奎說。
今年,石橋子煙站針對煙葉采烤前期降水量偏大、煙葉含水量高的實際情況,為煙農制定了更加科學合理的烘烤工藝,煙葉烤后掛灰比例由10%降至3%,推動轄區煙農增收100余萬元。
因地制宜優化創建以“中棵煙”培育為核心的技術體系,是濰坊煙區保障煙農增收的“密碼”之一。“中棵煙”是對田間長勢適中、采后煙葉易烤、烤后質量突出的一類煙葉的描述。“中棵煙”內外在質量好、種煙效益也有保證,讓濰坊煙區找到了滿足工業需求和促進煙農增收的平衡點。
圖:煙區因地制宜推廣“水造井窖移栽技術”
近年來,濰坊市局(公司)堅定“中棵煙”發展方向,結合煙區生態特點,嚴選煙葉品種、狠抓煙田輪作,以落實提前集中移栽、減氮增密、水肥一體“三項技術”為重點,優化推廣“一年兩熟”輪作、大壟高壟、水造法井窖移栽、肥料全測全配、按需供應水分、上部煙葉可用性開發等煙葉生產技術,創建了較為完善的本地化生產技術體系,煙葉質量持續提升,煙農收益有了根本保障。
“全新的組織模式”優服務
“現在種煙比以前省心多了,各環節的機械配置齊全,專業化服務也很到位。有作業需求時,只需在手機上下單,就有托管服務隊上門提供質量好、價格低的專業化服務。”近日,臨朐縣石家河生態經濟發展區岸青村煙農紀高溪聊起了當前煙葉生產的變化。今年,紀高溪種植的90多畝煙葉所需的機械作業都由托管服務隊完成,作業費用較往年節省了不少。
圖:煙區提供全程化煙葉生產機械服務
農機服務托管是濰坊市局(公司)當前重點推廣的一項煙葉生產項目。去年以來,濰坊市局(公司)從優化煙葉生產全程農機服務出發,積極整合煙農專業合作社和社會化農機服務組織,建立以農機準入、農機推廣、農機服務、作業質量評價為主要內容的煙草農機推廣服務體系,為煙農搭建起了“一站式、全覆蓋”的煙葉生產服務平臺,提供低價位、高質量的農機作業托管服務。
優化煙葉生產組織是濰坊市局(公司)助力煙農增收、推進煙葉發展的重要舉措。在推行農機服務托管的同時,濰坊市局(公司)積極順應農業農村的發展規律和趨勢,著力解決好“在哪種煙、誰來種煙、如何種煙”問題。他們積極探索發展植煙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模式,規劃以煙為主的特色產業,進一步壯大農村經濟、助推煙葉發展;實施“煙葉+N”多元化產業綜合體建設,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發揮煙區的資源優勢和組織優勢;搭建土地流轉、勞動力供應、資金支持三個平臺,為煙農開展煙葉生產提供有力保障。
2023年,濰坊煙區建成村辦合作社210個、產業綜合體4個,借助三個平臺為煙農流轉土地9.55萬畝、登記勞動力資源7506人、協調貸款3140萬元,初步形成了“促農增收,振興鄉村”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