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進云南省保山市隆陽區西邑鄉大莊產業園,一座現代化的立體式智慧育苗大棚格外引人注目,育苗盤整齊排列在可循環轉動的吊架上,溫濕度控制系統實時調節環境參數,智能補光系統為幼苗提供最佳光照。這一智慧農業項目的落地,不僅為當地煙草產業注入了科技動能,更成為推動農業現代化的新引擎。
在立體式智慧育苗大棚內給煙苗補光(4月1日攝)。楊榮輝 供圖
科技賦能:育苗效率大幅提升
傳統煙草育苗周期長、管理繁瑣,而大莊產業園的立體式智慧育苗大棚通過自動化、智能化技術,實現了育苗效率的飛躍。大棚管理員歐家平介紹,該項目于2024年年初啟動,目前正在進行實驗階段,與傳統育苗方式相比,智慧育苗棚的出苗時間縮短至播種后8—14天,成苗僅需35天左右,育苗周期顯著壓縮。
“育苗盤在吊架上循環轉動,確保每株幼苗都能均勻采光,同時便于觀察生長情況和進行除草管理。”歐家平說。這種立體式設計不僅優化了空間利用率,單批次最低育苗量可達19萬株,遠超傳統育苗模式的承載能力。
在立體式智慧育苗大棚內給幼苗補水(4月1日攝)。楊榮輝 供圖
智能管理:精準調控助力幼苗生長
大棚內,先進的農業科技手段貫穿育苗全過程。溫濕度控制系統能根據煙草幼苗不同生長階段的需求自動調節環境參數,智能補光系統則通過模擬自然光變化,促進幼苗光合作用,確保其始終處于最佳生長狀態。
此外,物聯網技術的應用讓管理更加精細化。傳感器實時監測光照、土壤濕度、養分等數據,并上傳至管理平臺進行分析。管理人員可通過手機遠程操控灌溉、施肥等設備,實現精準作業。“過去靠經驗判斷,現在靠數據說話,不僅節省了人力,還減少了水肥浪費。”歐家平表示。
手機遠程操控育苗式水肥機(4月1日攝)。楊榮輝 供圖
多元發展:從煙草育苗到全品類拓展
盡管建設立體式智慧育苗大棚的初衷是服務于煙草產業,但其潛力遠不止于此。歐家平透露,大棚將根據季節變化培育多種作物幼苗,包括果蔬苗、咖啡苗、花卉苗,以及芍藥、續斷等中藥材。“設備不能閑置,我們要讓技術紅利輻射更廣。”歐家平說。
“科技是農業的未來。”歐家平說。隨著智慧育苗技術的推廣,大莊產業園正逐步構建從育苗到種植的全鏈條現代化生產體系,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下一步,產業園計劃擴大智慧農業應用場景,探索新模式,進一步釋放土地潛能,助力農民增收。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