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產業先行。在贛鄱大地腹地,革命老區江西省吉安市正以培育職業煙農為突破口,探索出一條產業升級與農民增收深度融合的現代農業發展新路徑。作為煙葉產區,吉安市近年來將職業煙農隊伍建設作為推動煙葉產業現代化、助力鄉村振興的核心抓手,通過創新機制、政策扶持、多元經營等舉措,不僅穩住了煙農隊伍,更激活了鄉村產業振興的“一池春水”,為農業現代化提供了鮮活樣本。??
破解“誰來種煙”難題 夯實產業根基?
煙葉產業是吉安的傳統優勢產業,常年種植面積超4萬畝,年產值達2億元,是當地農民增收的“黃金葉”。然而,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農村勞動力外流、煙農老齡化等問題日益凸顯。60后占七成,70后不足兩成,年輕人不愿回鄉種煙,傳統煙農隊伍青黃不接,成為制約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最大瓶頸。??
為破解這一難題,吉安市煙草專賣局(以下簡稱吉安煙草)以“培育新農人、激活老隊伍”為目標,于2020年率先推出《職業煙農評定與管理辦法》,構建起覆蓋“選拔—培訓—扶持—發展”的全鏈條培育體系。根據種植規模、技術水平、經營能力等指標,將職業煙農分為三星、二星、一星三個等級,實行差異化扶持政策。截至2025年3月,全市已評定職業煙農1000余戶,其中“80后”“90后”新生代占比逐年提升,一支“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職業煙農隊伍初具規模。??
“靶向培訓+科技賦能” 鍛造現代農業生力軍?
在吉安市安福縣寮塘鄉煙葉工作站,一場“智慧烤煙”專題培訓吸引了百余名煙農。
“以前種煙靠經驗,現在靠科技!”“90后”煙農趙慶軍感慨道。去年,他通過職業煙農培訓掌握了間歇性排濕烘烤技術,烤后煙葉質量大幅提升,每畝增收超500元。
圖為職業煙農積極參加烘烤技術培訓
吉安煙草積極推動將職業煙農培訓納入種煙鄉鎮鄉村振興人才計劃,聯合當地政府打造“理論+實踐”“線上+線下”立體化培訓體系。課程涵蓋現代農機操作、綠色防控、煙葉烘烤、分級等10余個模塊,年均培訓超5000人次。同時,大力推廣“師帶徒”模式,組織技術骨干與新手煙農結對幫扶,確保技術落地見效。目前,全市煙葉機械化率已達68%,畝均用工減少3.2個,職業煙農年均收入突破10萬元,較傳統煙農增長30%以上。??
政策“組合拳”激活職業化內生動力?
職業煙農的成長,離不開政策土壤的滋養。吉安煙草聯系當地政府和保險公司打出“金融+保險+服務”政策組合拳:對職業煙農優先保障種植計劃,協調金融機構推出“煙農貸”,根據星級授予不等金額的信用額度,積極試點“煙農專屬意外險”,覆蓋生產全過程風險。此外,積極推動當地政府將職業煙農納入新型職業農民認定體系,符合條件的可享受社保補貼、創業擔保等惠農政策。??
“政策實打實,種煙有底氣!”峽江縣硯溪鎮職業煙農宋愛軍算了一筆賬:去年他通過“煙農貸”擴種到了140畝煙田,種煙凈收入突破30萬元。如今,他帶動周邊12戶農戶加入職業煙農隊伍,形成連片種植示范區。??
“以煙為主、多元融合” 拓寬增收新渠道??
煙葉產業的提質增效,為多元化經營奠定了基礎。吉安煙草積極引導職業煙農“跳出單一煙葉思維”,利用農閑時節和設施資源發展“煙+N”融合產業。在永豐縣,煙農合作社利用烤房閑置期種植菌菇,帶動戶均增收2萬元;峽江縣推廣“煙稻輪作”模式,既改良土壤又實現“一田兩收”;安福縣則發展煙葉與油菜輪作,打造景觀農業,吸引游客旅游觀光……
圖為職業煙農發展多元產業種植菌菇
“產業融合讓收入渠道更廣了。”永豐縣煙農吳先東說道,她家50畝煙田年凈收入約10萬元,加上菌菇的收益,年總收入超12萬元。目前,全市已有80%的職業煙農參與多元化經營,戶均增收1萬元以上,真正實現了“主業穩、副業興”。??
吉安職業煙農培育的實踐,為破解煙葉產業“后繼無人”困境、推動小農戶與現代農業銜接提供了重要啟示。
未來,吉安煙草將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進一步擴大職業煙農種植比例。“讓煙農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煙葉成為有奔頭的產業。”吉安煙草煙葉科負責人李亞純表示,職業煙農培育只是起點,未來將繼續以產業振興為抓手,書寫革命老區鄉村振興的新篇章。?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