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湖北省利川煙區,一望無際的煙田宛如綠色的海洋,整齊排列的育苗大棚、現代化的烤房群,勾勒出一幅生機勃勃的現代農業畫卷。近年來,利川市煙草專賣局(營銷部)以煙農專業合作社為依托,整合資源、創新服務,讓煙農從傳統種植模式中解放出來,實現“減工增效”的目標。
育苗專業服務。
“以前種煙是體力活,10畝地都忙得夠嗆,現在有了煙農專業合作社,140畝也不在話下。”8月20日,南坪鄉煙農董明旺的感慨道出了許多人的心聲。這種變化得益于利川市局自2012年起推動的專業化服務體系建設。3個專業合作社、5支專業服務隊,覆蓋育苗、機耕、植保、烘烤、分級等關鍵環節,讓煙農從單打獨斗轉變為“全程托管”,享受“一條龍服務”,讓種煙變得輕松又高效。
育苗是煙葉生產的第一步,也是決定收成的關鍵。過去,煙農自育苗費時費力,質量參差不齊。如今,合作社統一提供優質煙苗,煙農只需按需購買。汪營鎮煙農李樹林算了一筆賬:“82畝煙田的苗只花7300元,不僅省錢,苗子還壯實。”目前,利川已建成4個育苗工場、40個育苗基地,鋼架大棚和中棚超過500座,完全滿足全市需求,煙農再也不用為育苗發愁。
機械化作業的普及更是讓煙農嘗到了“科技種煙”的甜頭。“一臺起壟機能頂10個勞力,110畝地輕松搞定!”涼霧煙農孫銳笑著說。
機耕專業服務。
柏楊煙農專業合作社社長滕釗介紹,合作社統一調配拖拉機、旋耕機等設備,不僅降低了勞動強度,還解決了分散地塊機械作業難的問題。植保環節,生物藥防治和無人機綜合防治讓病蟲害防治更加精準高效。目前,利川煙區農機保有量近2000臺,機械化覆蓋率已達100%,煙農種煙真正實現了“省心省力”。
烘烤曾是煙農最頭疼的環節。傳統烤房需要晝夜添煤,辛苦不說,溫度控制全靠經驗,稍有不慎就會影響煙葉品質。如今,生物質顆粒烤房和電能烤房的推廣徹底改變了這一局面。“設定好參數就能自動烘烤,再也不用守著烤房熬夜了。”文斗鎮煙農劉凱成對此贊不絕口。近年來,利川累計新建和改造現代化烤房近1400座,煙農只需承擔少量費用,就能享受智能化烘烤的便利。
分級專業服務。
專業化服務不僅讓煙農受益,還為當地村民提供了就業機會。汪營鎮的王碧加入分級服務隊后,每天收入超過120元,還能兼顧家庭,“在家門口賺錢,還能照顧孫子,比外出打工強多了!”像她這樣的村民不在少數,據統計,每年煙葉收購季,合作社分級服務可提供2萬人次臨時崗位,人均增收約0.8萬元,成為帶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
利川市煙草專賣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圍繞“減工增效”目標,優化服務體系,推動煙葉生產向智能化、集約化方向發展,讓更多煙農享受到現代農業的紅利,助力鄉村振興和農民增收致富。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煙農專業合作社正書寫著“輕松種煙、快樂致富”的新篇章。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