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不居,時節如流,但總有一些珍貴的時刻,值得我們銘記。
2021年,是云南中煙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是集團實現全面轉型升級、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之年,也是紅煙易地技術改造項目的收官之年。“二次創業”新征程即將起航,向著高質量發展目標進軍,正在召喚每一個青年員工以全新的精氣神投身其中去奮斗、去拼搏、去擔當!
在2021年紅河卷煙廠第四屆二次職工(會員)代表大會上,張濤書記勉勵廣大職工:“在二次創業的畫卷里,勇當心系工廠的‘拓荒牛’,成為有故事的紅煙人,切實擔當‘紅煙興’的責任,再現‘紅河強’的輝煌。”征程又起,萬象更新,紅煙青年勇當“拓荒牛”正當其時!
“拓荒牛”精神,貴在一個“韌”字。毛澤東17歲時曾寫下一首七絕,“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師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為了實現心中理想,必定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與扎根崗位深耕細作的定力。95后的我們是伴隨著短視頻、新媒體、快節奏長大的一代,有著遠大的目標,活躍的思想,不缺想法,不缺知識,不缺時間,但卻缺少沉靜篤志,戒驕戒躁的堅韌之氣。
須知,百圍之木,始于勾萌,萬里之途,起于跬步,不沉到基層崗位扎扎實實地打基礎,下一番苦功夫勤學本領,便只能是浮云一朵,棉花一垛,難當重任。曾獲得超越杯“技術能手”稱號的劉羽婷雖是女生,干起修理可頗有巾幗不讓須眉的風采。從吃透電氣原理到深入設備親自操作,一條條維修改造議案、OPL金點子的提出,一次次優異競賽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她扎根電氣修理崗位,勉力鉆研,提升自我的韌性與定力。好茶還需慢火烹。每一次成長的背后,都是我們曾經咬牙吃過的苦,走過的路,蹚過的河。
“拓荒牛”精神,貴在一個“拓”字。“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當今中國,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時代,擁抱新生,敢于創造,是新時代振奮人心的最強音。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引領下,如何讓自己成長為創新型人才是每一個青年人的自我之問,也是時代之問。也許,我們的工作無法像實驗室里的科學家那樣發現一個定理,從而一舉推動世界對某個領域的認知,也無法像抖音的旅行家一樣,踏遍世界角落,領略異域神奇,但“拓荒”從不局限于某一行業或領域,每一片土地都等待著辛勤的勞動者去開拓耕耘,立足崗位,解放思維,平凡而渺小的我們也可以拓出燦燦的金色未來。
“小劉,發現沒有,最近一到傍晚二線烤機的水分曲線就開始波動!”“小劉,快看,這兩天夜班結束前水分曲線突然就‘掉’了!”……偌大的復烤車間,總能看到張琦師傅匆匆忙碌的腳步。他從不滿足于僅僅把煙葉“烤”出來,而總是思考著如何才能讓烤后水分更加均勻,設備運行更加流暢,生產現場更加整潔……面對開了二十多年的烤機,他總能在工作中發現許多“新鮮”的問題,并據此身體力行展開攻關。和張琦師傅一起工作、聊天,一起并肩走在隆隆的復烤車間里,總是能被他那股對工作、對生活的熱情和朝氣所打動。“拓荒”之“拓”,不在千里之外的詩與遠方,而就在我們每天耕耘的腳下。山海無邊,難以抵達,但腳下的土地,值得扎根,值得向下、向更深處拓荒!
“拓荒牛”精神,貴在一個“責”字。新華社著名記者李峰曾以“站在天安門上看問題”來闡述如何寫好新聞報道,事實上,這是一條適用于所有領域或行業的“黃金法則”。杜甫詩云:“咫尺應須論萬里”。具備宏觀意識,樹立大局站位,才能避免一葉障目,固步自封;才能避免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拓荒牛”精神內涵中的“心系工廠”,體現的正是每一個紅煙人對工廠未來發展的責任擔當,是大家與小我,企業與個人攜手共進,互相成就的大局站位。作為青年員工,一方面要對行業大勢有深刻的理解,進而更好地規劃未來的發展方向、工作目標;另一方面要學會評估自己的工作在全局發展中的分量,從而意識到自身崗位的價值所在,更好地將自我價值與企業愿景結合,與企業共同成長。
初入職場兩年的我,從烤機操作學徒工到辦公室“菜鳥”文秘,崗位變換,自我角色定位也隨之改變。如果說在生產操作崗位是同班組成員一起攥緊“拳頭”,合力出擊,保證好當班生產運行的暢達,那么辦公室的崗位則是“十個指頭彈鋼琴”,各顯身手,各盡其職。“指頭”雖沒有“拳頭”勁大,但卻能夠彈出漂亮的音符。辦公室職能雖無法創造直接的經濟價值,卻承擔著銜接、溝通各部門業務的職責,是整個公司的信息“中轉站”與“交通樞紐”,小到詞語、用字的切磋琢磨,大到公司章程、體系的制定與梳理,可以說,斗室之內,大有門道,方寸之間,視通萬里。當然,“指頭”用好了,也能緊緊攥在一起,揮出的拳頭也同樣有力,立足崗位,精研業務,多從公司發展的宏觀視角思考問題,明確服務角色定位,做優做細服務保障,在自我成長與企業發展中找到最佳發力平衡點。
“拓荒牛”精神,貴在一個“愛”字。有人說,所愛隔山海,山海皆可平。熱愛,是愈挫愈勇的動力,是抵擋漫長歲月的良藥。能夠把工作當成自己一生的事業來對待的人,他們的人生是令人敬佩的。就像在“兩會”精神學習研討會上,烤材庫管理員廖文蘭師傅說道:“如果你只把工作當成任務,那么干活的時候就會想工資,想績效,想辛不辛苦,值不值得;如果你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一份事業,就可以心無旁騖地投入進去,不會計較付出多少,只想盡心盡力地做好。”這番發言,贏得了在場所有人發自內心的掌聲。因為熱愛,所以甘愿付出,能夠無怨無悔地“朝耕及露下,暮耕連月出”。
我們不會忘記,為了祖國能“挺直腰桿”,“兩彈一星”科研人員背井離鄉,十年如一日隱姓埋名,不問世事;為了讓農村女孩走出大山,張桂梅校長把自己治病的錢捐給學校,獻給孩子。“無私奉獻”的精神力量,來源于我們對事業的忠誠與熱愛。熱愛的力量處處閃耀,落在地上便化為無私奉獻的擔當。
“像牛一樣勞動,像土地一樣奉獻。”著名作家路遙的這句話,總是讓人內心泛起陣陣漣漪。2021紅煙立起了“拓荒牛”的精神桅桿,成為每一個青年員工奮斗路上的航標。我們當以堅忍不拔的毅力、開拓創新的闖勁、心系工廠的擔當、無私奉獻的精神,一步一個腳印奮力跑,一茬接著一茬干,在新征程上不負期待,不負春光。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