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紹軍(右)正在為徐鎮東講解膠缸構成及工作原理。王震東攝
古語有云:“經師易求,人師難得。”對于剛參加工作的“小白”來說,最幸運的事莫過于有一位優秀的引路人,而我就是一個幸運的人。
“鎮東,等會兒后面四臺車換煙,你去幫幫忙。”
“鎮東,換完膠輥后趕緊來封箱機這邊,封箱機傳送帶壞了?!?/p>
……
這個每天給我打十多個電話的人就是我的師傅欒紹軍,是山東中煙青島卷煙廠卷包車間有著20多年工作經驗的卷接跟班機械維修工,也是PROTOS機組班組長。
學習操作卷煙機是我工作以來經歷的最有挫敗感的一件事。為了不耽誤生產,一些簡單故障就需要操作工自己解決。學習了一段時間后,我自認為已經掌握了操作要領,就在我洋洋自得時,現實給了我當頭一棒。因為沒有專業知識支撐,加上對設備構造不了解,面對設備的小問題,我常常不知所措。比如,我對SE跑條這一故障的解決方法就是清潔大壓板和膠槍。有一次,我按照之前的辦法處理后,跑條問題并未得到解決。后來欒紹軍過來一看,發現是因為壓舌下面壓了一點紙屑,同樣的問題卻是不同的原因造成的。
作為過來人,欒紹軍非常清楚我心里的想法,所以在我工作時,他經常來機臺旁,一邊幫我檢查煙支質量,一邊教我故障處理技巧。欒紹軍對我說:“不要著急,沒有兩三年的時間是不可能把車開好的,一定要注意積累。”
如今,欒紹軍的徒弟已遍布全廠。他最常說的一句話是:“一個人再能干,即使渾身是鐵也打不出幾顆釘子,只有做好技術上的傳幫帶,讓班組所有操作工都技術過硬,才能搞好生產。”對于我提出的各種疑難問題,他都耐心講解、舉例說明,并做好示范,直到我真正搞懂為止。
最難走的路是上坡路,最難開的船是頂風船。作為新員工,遇見欒紹軍是我的幸運;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作為一名煙草人,立足崗位是我的責任。我將在師傅的指導下努力學習,勇于迎接考驗,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