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煙葉倉庫成垛煙葉間,一個身影正俯身查看煙葉貯存情況,灰色工裝后背早已被汗水浸透。他就是山東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滕州卷煙廠生產供應處煙葉庫管理員王里杰,一位與煙葉相伴二十余載的倉庫守護者。
管理有方:標準流程的“設計師”
“管理,不是管人,而是管心。”這是王里杰始終秉持的理念。面對煙葉庫龐大的日均吞吐量,他深知高效管理的核心在于流程的精益化。每天清晨到崗,他第一件事就是與計劃調度處對接全天生產計劃,將煙葉收發、調撥等信息匯總成清晰的動態表格,精準推送至倉儲團隊每位成員手中。這份“作戰地圖”讓各環節人員對當日任務一目了然,有效提升了倉儲調度效率。
每當庫區出現煙葉調撥難題,王里杰總能第一時間給出解決方案。“所有煙葉的流轉都在我腦子里。”他輕拍著記錄詳實的臺賬本笑道。這份底氣源于二十余年積累的“活檔案”——從煙葉批次、垛位分布到養護周期,所有數據如同刻錄在他腦海中的立體圖譜。新員工初到庫區時,常被復雜的煙葉編碼難住,他總會拿著《煙葉分級標準》耐心講解:“X代表煙葉部位,7是等級代碼,L是顏色參數。”孜孜不倦的教導,讓他培養出一批精通煙葉養護的業務骨干,推動著整個煙葉庫在標準化軌道上高效運轉。
傳承有術:匠心傳承的“引路人”
在煙葉庫“師帶徒”實踐中,王里杰扮演著“引路人”的角色。他常說:“養護煙葉如育人,既要嚴格標準,更要傳授方法。”每當青年員工遇到難題,他總能從細節中抽絲剝繭,將復雜的倉儲流程拆解成有章可循的“成長階梯”。
王里杰將開箱方法歸納為“一看二核三測四查”——看煙葉外觀、核標識信息、監測蟲情、檢查霉變,配合箱心溫度檢查,讓青年員工明白開箱不是例行檢查,而是與隱患博弈。面對盤庫作業,他帶領新員工進行實戰演練,設置不同情景和垛位,提升新員工的應變能力。那些堅守庫區觀察煙葉醇化程度的身影,那些深夜整理的操作筆記,最終都化作青年骨干們獨當一面的底氣。
責任擔當:扎根一線的“守護者”
7月的一天,庫區熱浪翻涌,運輸煙葉的貨車在烈日下排成長龍。王里杰蹲在一箱新到貨的煙葉旁,指尖劃過箱體接縫處時驟然一頓,一道不規則的深色水漬引起了他的注意。“這批煙葉可能淋過雨,必須立即開箱核查!”他果斷叫停入庫流程,帶領員工將所有可疑煙葉轉移至隔離區。
開箱瞬間,淡淡的霉味撲面而來,表層煙葉已板結成塊。“受潮煙葉一旦混入庫區,就會引發整垛霉變!”他一邊安排員工逐件取樣檢測含水量,一邊示范如何密封破損箱體、標注隔離標識。汗水浸透的工服緊貼后背,他全然不顧,始終緊盯操作細節:“隔離區溫度調至20℃,濕度調至50%,每兩小時記錄一次數據。”直到深夜,確認所有受潮煙葉全部妥善處置后,他才松了一口氣。次日,他組織倉管員復盤案例,優化雨季入庫檢驗流程。“原料安全是底線,發現問題就要立即解決!”他的話擲地有聲。
王里杰布滿老繭的手掌上,交錯著煙葉葉脈般的紋路,那是二十年如一日堅守的印記。從青絲到白發,他不僅用“精、細、嚴、實”的準則守護著萬噸煙葉,更以潤物無聲的智慧凝聚起一支敢打硬仗、善打勝仗的團隊。他用責任與堅守,續寫著屬于勞動者的時代篇章。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