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發源于云南省大理州彌渡縣的《小河淌水》,流傳四方,被譽為“東方小夜曲”。
如今,彌渡縣苴力鎮的白云小村箐水庫碧波粼粼,水光瀲滟,清風徐來,白鷺飛落。鄉村因湖而美麗靈動,人們因水清而和諧美滿,小村箐水庫也成了當地群眾閑暇出游的“打卡地”。
一桶水,曾難倒幾代人
苴力鎮的白云村、先鋒村,與彌渡壩子僅一山之隔。但里外不同天,彌渡壩子發洪水,先鋒、白云卻栽不上秧,歷史上這里連年遭旱災。
1965年春天,白云村、先鋒村的群眾,學煤山開窯經驗,一鏟一鋤,一挑一擔,以土豆、白菜充饑,歷經十一年辛勞,于1976年7月1日在西邊山腳下鑿通了“七一隧洞”。從此,白云村、先鋒村同彌渡壩子一樣,旱澇保收,穩產高產,收入增加,生活改善。
然而由于水質原因,“七一隧洞”來水只能用于生產,無法供人飲用。隨著人口不斷增加,養殖業、種植業不斷發展,用水量越來越大。因為干旱和上游用水量增加,水源點毗雄河經常斷流,隧洞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淤塞。
為滿足人畜飲水需求,村民們在自家地里打井抽水。井越打越深,可水卻越流越小,水質也難有保障。“晚上裝一盆水,第二天早上就有一層渾濁的沉淀物。”白云村小組羅臘自然村的李福說。
2010年,白云村在小村箐選取了一處全村的飲用水源,但隨著年年有旱情,人畜飲水與農業生產用水供需矛盾日趨突出。“村民經常為相互截取山箐水起爭執,為了解決飲水困難,村里花了好幾萬打深井,卻一直打不出水!”村民劉云良無奈地說。
一泓清泉,潤澤一方人
2018年6月26日,中國煙草總公司援建項目——彌渡縣小村箐水庫正開工建設,當地干部群眾奔走相告,主動配合建設,原定半年完成的征地工作,一個月時間就已經完成;原定兩年半時間關閘蓄水,卻提前半年就完成了。
新時代,“小河淌水”奏出了新曲。
作為當地脫貧攻堅的關鍵性水利工程,小村箐總庫容146.1萬立方米,總投資8692.6萬元,工程于2018年6月開工,于2020年5月提前半年關閘蓄水,從根本上解決白云村3000余人的安全飲水及5426畝農田的灌溉用水問題,小村箐水庫成為當地“潤民心”的惠澤工程。
全村大力發展無筋豆種植1000畝,栽植枇杷苗176畝,規劃的青花椒產業參與群眾多達600多戶,改造水沖式廁所200多戶,人居環境很快隨之改善。
家住白云小村的環富,家里新裝了太陽能熱水器,改造了水沖式廁所,近年還搞起了生豬養殖。他感慨地說:“以前只求保住人畜飲水和生產用水,沒想到如今能用上水沖式廁所!”白云大村的李如海也借勢種了4畝植沃柑,新擴建牛圈,養了24頭肉牛。眼下,還有一大批農戶正籌劃擴大肉牛、生豬養殖規模。
“寧可停電,不可缺水。我們現在都不擔心干旱缺水,還有充足的水培植花草美化家園。”白云大村村民王炳贊嘆道,用水有保障,老百姓生活幸福指數提高了,小康生活已實實在在在眼前。
冬日的小村箐水庫,碧波蕩漾,一灣清泉順著山間蜿蜒而去。
青翠的山林中,有白鷺在林間起飛,不時從山林中飛落在水中,輕輕飛掠過水面,水波在冬陽下閃閃發亮,呈現一派生態和諧的畫面。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