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湖北黃岡武穴市梅川鎮石牛村,黛瓦白墻,綠叢紅花,農房錯落有致,道路干凈整潔,田野間、車間里一派忙碌景象,村民搶抓農時,呈現一幅幅鄉村振興的美麗圖景。
“看著現在的石牛村,我都快忘記以前是什么樣子了。”武穴市煙草專賣局駐村“第一書記”梅子儀感嘆,“作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親歷者,我感到無上光榮。”
勤調研 黨建引領繪藍圖
石牛村位于黃岡武穴市梅川鎮,地勢自北向南傾斜,人多地少,交通閉塞。2015年前,全村貧困戶有113戶、貧困人口345人,人均月收入只有879元。村里年輕人大多選擇離鄉另謀生計,留守村民大多年過半百。面對眼前的現狀,武穴煙草駐村扶貧工作隊陷入深深的思考。
“鄉村振興,要塑形,更要鑄魂……”梅子儀和扶貧隊員主動加入石牛村黨支部,將黨建活動室作為辦公場所,打造活動陣地,會同村兩委,深入開展入戶走訪和調查研究,先后召開村民座談會12場次,走訪村民527人次;同時,向前任村支書和鄉鎮干部問計問策,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目標,緊扣群眾所急所盼的事項,整理編制出2萬多字的脫貧工作規劃,制訂了13件大事清單,形成高效、精準、專業的鄉村振興“藍圖”。
“抓黨建雖然很難直接解決農村存在的問題,但把黨建抓好了,才能更好地聯系服務群眾,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鄉村振興效能。”梅子儀說。
興產業 扶貧車間創增收
“針對石牛鎮的現狀,我們要帶領全村百姓,采取‘企業+扶貧車間+貧困戶’的產業發展模式,建立貧困戶與企業的利益聯結機制……”梅子儀與村支部兩委在例行晨會上討論到。
然而,產業從何而來?什么樣的產業適合石牛鎮的發展?成為擺在扶貧隊面前的一道難題。
“這些扶貧隊員們,真能吃苦!”村民王大媽回憶,為了調研村里的產業情況,扶貧隊員們駕駛著自己的私家車,把村里現有的產業基地走了個遍。
“謀劃好產業振興項目至關重要”,經過調研,扶貧隊員們認為,石牛村閑余勞動力相對充足,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是促進脫貧增收的突破口。他們積極溝通協調,爭取地方政府部門的政策指導和扶持,并積極動員一些服裝企業來石牛村投資,拓展業務,經過與多家企業評估和商議,最終與宣宣服飾有限公司達成合作意向。
2019年,石牛社區首個扶貧車間掛牌成立,占地1000平方米,帶動60余名村名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其中包含30余名貧困戶,高峰期年產值達2000余萬元。
“駐村工作隊真心為百姓,幫助我們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有事做,每月可以領到2500元以上工資。”曾經的貧困戶周小妹激動地說。
美村容 鄉村發展煥生機
為了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駐村工作隊積極籌措資金渠道,一方面積極向上匯報,爭取專項資金20萬,用于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另一方面積極發動村里的成功人士、企業老板,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沒錢,已擴改建村組公路100多公里,安裝太陽能路燈78盞,修建公廁所12個、垃圾集中點25個,種植梧桐180多棵。在水利部門重視支持下,籌措配套資金60多萬元,修建提水泵站1座,惠及周邊三個村,灌溉面積320多畝。
如今的石牛村,一條條水泥路延伸到村民家門口,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水利設施興建成效顯著,產業振興成為特色名片,美麗鄉村處處景色宜人。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