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城步苗族自治縣中北部的茅坪鎮,東臨新寧縣黃金鄉,西毗綏寧縣關峽鎮,南接儒林鎮,北抵西巖鎮。作為周邊鄉鎮的中轉點,這里既有“車馬相交錯,歌吹日縱橫”的熙熙攘攘,又有“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的水秀山清。既承載著游子歸園田居的思鄉之情,也承載著人民對鄉村振興產業興旺的美好向往。今天我們故事的主人公,就是面前返鄉創業的茅坪“湘村636”零售戶——楊文勇。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在外打拼多年的楊文勇,曾是湖南省郴州市一家服裝超市的合伙人。2400余平方的經營面積,是他每天主要的活動范圍。超市至租房兩點一線的距離,是他每天的活動軌跡。平時除了外出進貨,楊文勇很少進行其他的業余活動。漂泊外鄉的他,生活的重心始終在向服裝事業傾斜,雖然過上了體面的生活,但是因為兒女情長不甚上心,三十來歲遲遲沒有成家立業。“逢年過節的時候,看著顧客一家家其樂融融地在超市里選購衣服,再想到自己只身漂泊在外,觸動很深。”
2020年疫情暴發后,全國多地也零星暴發疫情,面對經濟下行和人員流動限制影響,首當其沖的就是楊文勇經營的這種實體店。“爆發初期大家都人心惶惶,很多居民也出于安全考慮,盡量減少出門購物。而且家鄉父母也年復一年的老了,想盡早回家重新謀一份事業,成家立業把自己安定下來,不想讓父母再為自己擔驚受怕。”楊文勇心中返鄉創業的種子開始生根發芽,毅然決然回到了家鄉。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說來容易做來難。從經濟落后地區跳出去的楊文勇深知本地的消費觀念落后,自己在大城市積累的經營理念很難派上用場。站在十字路口的楊文勇,不知何去何從。
在家經營水果生意的哥哥楊文亮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出錢你出力,我們兩兄弟一起把這家店子經營好!”聽說煙草公司響應國家鄉村振興號召,打算在每個鄉鎮都推廣建設一家便民惠民的“湘村636”加盟終端,楊文亮覺得這是一個幫助老弟回鄉創業的好契機,便主動帶楊文勇一起到煙草公司咨詢,講出了將自己店鋪升級為加盟終端的想法。
主管業務的張經理熱情的接待了楊文勇,“在與張經理的交談中,我對‘湘村636’加盟店的政策和規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總結起來就是三個‘大’,與我的創業理念不謀而合。”楊文勇高興地說道。“一是大品牌。‘湘村636’是煙草公司在鄉村重點推廣的加盟品牌,擁有統一的店鋪形象規劃、統一的陳列展示柜臺和統一的品牌logo,同時借著鄉村振興的東風,我們現在建設還有政策補貼,可以在投入資金和后續經營中給我們很大的實惠。有了品牌的加持,客人進店消費更加放心了,我們投資建設也更加沒有后顧之憂了。二是大建設。改建的時候,不僅有經理來指導我們店鋪陳列,更有專業公司來給我們進行系統規劃和設計,幫助打造自己店的特色。通過合理分區陳列、店面硬件升級和獨特加盟標識,可以給大家提供更好的消費體驗,也是一個提升我們店子知名度的好機會。三是大格局。謀生僅僅是我開店的起點,但不是最終目標。我希望能在開店的過程中,把外面先進的經營理念帶回茅坪鎮,帶動小組成員一起發展。同時配合政府及公司的政策,與人為善,服務百姓,惠及相鄰,做鄉村振興的致富帶頭人。”
振興湘村追芳夢,人在堯天舜日中
作為煙草公司在鄉鎮獨有的流通加盟品牌,“湘村636”從一開始就被賦予了更廣闊的社會的屬性。同時作為返鄉創業實現理想抱負的楊文勇,在店鋪的規劃和經營中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
“我是土生土長的茅坪人,從小就受到四鄰八舍的照顧,也希望現在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反哺社會。所以雖然店鋪面積有限,我們還是騰出了一塊地用來做休息驛站,給去縣城、大古等地的旅客們提供一個休息、方便的場所。店門前設置了一個便民柜臺,免費提供醫療備用箱、雨傘、五金工具箱等等,希望可以解決周邊居民的燃眉之急。在煙草公司的幫助下,我們還和農業銀行合作,建立了一個‘惠農通’普惠金融服務站,農行的部分業務可以直接來我這里辦理,人們也不用再坐那么久的車去縣城繳費和貸款了。最里面那個是新建的小組之家,給擁有同樣夢想的同行召開小組會議和小組活動提供一個優雅安靜的場所。而且我們茅坪最近也在打造示范街建設,作為這條街的街長,我也有事沒事喊大家一起來喝喝茶、聊聊天,共同謀劃,爭取把我們這條街越變越美好!”談到自己店內的各項布局,一向沉默寡言的楊文勇打開了話匣子,拉起了家常,他信心十足——筑好鳳凰巢,不愁沒鳥憩。親朋好友和在他店里趕集歇腳的鄉親們見他人老實,心地善良,有事業心,紛紛給他介紹起了女朋友。
“我自己是農民的兒子,平時看到很多趕集的老人家拿著辛辛苦苦種的農副產品,賣一天都賣不出去,自己也很替他們心疼。”關于未來的規劃,楊文勇堅定地說道,“在我看來,雖然茅坪這邊農特產品比較豐富,但是和整個市場還是有點供銷脫節的狀態,市場上買不到、農民們賣不掉的現象時有發生。所以我既然加盟了這一個‘湘村636’,又位于鎮上的主街道,那我就要盡我所能,起到一個農民與消費者之間聯系的橋梁紐帶作用。我們鄉鎮有很多遠近聞名的優質農副產品,比如大古獼猴桃、板栗、郁金香米、稻花魚、蓮子等等。下一步我打算在門口開設一塊助農專區,結合線上的直播帶貨,幫助周邊老百姓銷售滯銷的農副產品,拓寬消費者的購買渠道,也是希望能為鄉村振興奉獻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如今,在各種政策的扶持激勵下,越來越多的新農人和楊文勇一樣,脫離城市的喧囂,扎根農村發展創業。他們是時代的見證者,是振興的參與者,是致富的先行者,也是千千萬萬返鄉創業游子的縮影。這里有他們皎潔如月的赤子鄉愁,這里是他大有可為的廣袤天地。正如楊文勇所說:“我希望能利用‘湘村636’這一平臺,扎根鄉村,建設鄉村,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希望,在“湘村”的田野上。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