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揀員王博在使用立式煙倉補貨裝置抓取條煙入倉。
小名片
名稱:異型煙分揀流程
措施:針對異型煙分揀操作過程中出現的補貨效率偏低、封切配件更換頻繁和籠車裝載率過低等問題,充分轉化應用QC小組成果和崗位創新成果,優化異型煙分揀流程。
成效:流程優化后,異型煙與標準煙分揀用時基本持平;設備有效作業率保持在95%以上,年節省費用11萬余元。
“異型煙分揀流程優化后,執行管理更順暢了,動作浪費、加工浪費和管理浪費等現象也不存在了。”
“看來我們把課題攻關和崗位創新成果納入流程建設,與之同部署、同評價、同執行的思路是正確的。”
……
近日,在山東聊城市煙草物流配送中心流程深化啟動會議上,技術骨干們紛紛為異型煙分揀流程建設的思路點贊。
這種流程建設的思路源自對異型煙分揀線的升級改造。以前,該物流配送中心使用的是電子標簽式分揀線,后改為半自動式異型煙分揀線,其補貨形式為人工補貨,包裝形式采用機械手。在使用過程中,技術人員發現,由于設備軟硬件系統與工作實際匹配度不高,在補貨、分揀、傳輸和包裝環節均存在動作浪費和管理浪費現象,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相比電子標簽式標準煙分揀線,半自動式異型煙分揀線在工作中出現的故障次數偏多,導致分揀用時平均每天比標準煙多1.6小時,對整體分揀效率產生影響;另一方面,異型煙擠壓破損現象明顯增多。
該物流配送中心以問題為導向,成立流程優化小組,運用管理創新思維,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攻關。
“流程是紐帶,我們用它分析問題;創新是載體,我們用它解決問題。兩者結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優化小組組長尚立新這樣說。
針對故障次數偏多導致異型煙分揀用時偏長的問題,小組成員首先將異型煙分揀流程梳理為設備點檢、數據處理、核對信息等10個節點,然后進行現狀調查,編制了調查表,繪制了排列圖,找到了問題癥結:補貨效率偏低、封切配件更換頻繁。
為快速找到解決方法,優化小組成員多次進行頭腦風暴,借鑒夾磚器,以機、氣、電相結合的方式,研制出一種立式煙倉機械補貨裝置,通過機械裝置輔助,將抓取條煙的側向擠壓力變為輕點按鈕產生的機械擠壓。
他們通過開展QC小組活動,運用5W1H分析法,研制了分揀柜式機人工補貨裝置,使單人每次抓取條煙數量由最多5條變為平均10條,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還降低了員工勞動強度。目前,優化小組成員已將使用技巧編制了SOP,并納入了異型煙分揀流程的關聯流程。
同時,為解決異型煙包裝機封切持續加熱帶來的耗電量大、故障率高的問題,小組成員應用崗位創新成果,對異型煙包裝機封切參數進行設置和修正,更換交流移相調壓模塊、單相隔離變壓器,將封切加熱方式由持續加熱變為瞬間加熱,使每個煙包加熱時間減少2秒左右,實現了封切溫度精確可控,降低了封切配件更換頻次,節省了配件購置成本,提高了設備有效作業率。
針對異型煙擠壓破損現象偏多的問題,小組成員運用5WHY分析法,對卷煙包裝環節進行了流程診斷和過程分析,從影響包裝效能的疊垛、加熱、貼標等因素中,確定了煙包裝籠是目前可以優化改善的因素。
“目前,我們使用的暫存籠車為通體式籠車,在異型煙包裝籠過程中,由于異型煙不同線路銷售數量差距較大、煙包尺寸規格較多等原因,導致異型煙包籠車裝載率還不到標準煙的三分之一。”在頭腦風暴會議上,小組成員趙輝說道。
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小組成員為通體式籠車加裝了兩層可折疊式隔板,實現了異型煙包分層放置,在籠車數量受限的情況下,不僅滿足了生產需要,而且保障煙包不會因上下多層堆疊導致擠壓受損,同時有效提高了空間利用率。
流程優化完成后,小組成員將補貨裝置、改變加熱方式和籠車隔板三項創新成果分別固化到相對應的異型煙分揀流程節點上,明確責任人和制度要求,并從事前預防、事中控制和事后處理層面對相關風險予以控制,以此來保障流程的落地執行,實現流程與創新工作的深度融合。
據悉,該流程運行后,異型煙補貨效率從0.89條/秒提高至2.1條/秒,異型煙每天分揀用時縮短1.3小時,與標準煙分揀用時基本持平;設備有效作業率從85%上升至96%;經測算,異型煙分揀流程優化后,共可節約電費、人工費用約11.5萬元。
“微改善、小變革促進了流程的優化,而流程的落地執行則固化了創新應用,打通了創新的‘最后一公里’。流程和創新的密切融合,有效實現了效率和效益的雙提升。今后我們將繼續秉持這個理念,加快推進精益物流高質量發展。”聊城市煙草物流配送中心經理張子國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