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光云海里,掩映“天空之城”;磅礴群峰間,飛瀉銀河萬縷……層巒疊翠、碧波澄瀾,這里是貴州。
青山不墨千秋畫,綠水無弦萬古琴。在這里,山、水、云、霧、林都是畫筆,一幅幅清爽淡逸的水墨丹青,鋪展在17萬多平方公里的多彩大地上;在這里,良好的生態環境不僅是寶貴家底,更是可持續發展的資本和底氣。
就在這如畫山水間,處處跳躍著煙草物流綠色發展的新脈動——聚焦“運輸用車、包裝用物、單證用紙、園區用電”等關鍵要素,貴州煙草商業系統認真貫徹落實“雙碳”戰略、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注重數字技術與綠色轉型融合創新,系統構建“五個一”(回收“一張膜”、循環“一個箱”、省去“一張紙”、優化“一臺車”、節約“一度電”)綠色物流運行體系,以飽蘸綠意的“生態之筆”,繪就煙草物流高質量發展新畫卷。
初夏時節,記者來到黔山貴水、走進物流一線,擷取5個場景,看貴州煙草商業系統推動物流綠色低碳發展的探索實踐。
【場景一】
看!塑膜回收“新玩法”
“這是我這段時間積攢的塑膜,有卷煙的,也有純凈水和飲料的,總共24張,你數數。”
“好的劉老板,數量沒錯,一會兒系統就會更新您的積分。”
福泉市牛場鎮劉翠菊副食店內,黔南州局(公司)物流中心送貨員送完卷煙后,與店老板現場交接包裝塑膜。
塑膜在煙草物流中應用廣泛,如果不能妥善處置,容易損害生態環境。為減少塑膜使用,貴州省煙草專賣局(公司)主動扛起社會責任,持續倡導和開展塑膜回收。
他們采取自愿參與、集中回收、收益反哺、隨車配送等方式,通過發放宣傳手冊,普及環保理念、回收方式等手段對零售戶進行動員,宣傳塑膜回收的重要意義、操作方法,著力打造“循環、互動、共贏”新生態,構建全鏈條塑膜回收體系。
為使操作更高效便捷,貴州煙草商業系統物流條線采用“按數量、不按重量”的方式回收,零售戶只需將塑膜簡易折疊,以張為單位交給送貨員,省去了稱重計算等環節。
工作開展過程中,他們發現卷煙包裝塑膜上粘貼的紙質標簽成為回收的一大阻力。“紙質標簽需要人工裁剪,不管零售戶手工剪除還是送貨員處理都很麻煩。”貴州省局(公司)物流處工作人員楊洋介紹。經過調研分析,貴州省局(公司)決定去除紙質標簽,采用噴墨打印技術將標簽信息直接噴印在塑膜上,既利于環保也便于回收。
同時,他們在黔煙物流一體化管控系統中開發相關功能模塊,以線下回收、線上賦分、積分兌換實現塑膜回收一體化運行管理,并按照“以膜養費”原則,將回收收益以積分兌換商品的方式反哺給零售戶,進一步提高零售戶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
自2024年以來,全省已累計回收塑膜260余萬張,減少碳排放量210噸,產生回收收益約17萬元。
【場景二】
贊!煙箱“多循環一次、少消耗一點”
黔東南州局(公司)物流中心分揀車間里,一天的分揀任務順利完成后,回收管理員朱守麗忙著將空煙箱盤點核對、分類整理、捆扎碼盤、拖運暫存……一垛垛煙箱被放置在整潔有序的回收區,等待著發往工業企業,踏上循環再利用的新旅程。
作為行業工商企業間卷煙流通的重要載體,卷煙包裝箱曾經“僅用一次就被當作廢品賣掉”,這無疑是一種資源浪費。
自2013年行業推進工商企業間卷煙包裝箱循環利用工作以來,貴州省局(公司)積極落實行業要求,與相關工業企業深入合作,持續深化卷煙包裝箱循環利用,著力實現“多循環一次、少消耗一點”。
他們立足實際,細化完善卷煙包裝箱循環利用實施方案,加強組織領導、明晰工作思路、完善配套措施,不斷優化回收流程和標準,確保“應收盡收、能收盡收”。
為確保工作有序開展,貴州煙草商業系統各物流中心落實流程管理、現場管理理念,明確開箱、分類、整理、捆扎、暫存等工作節點及每個節點的作業標準;規范進銷存管理,實行“日核對、周盤點、月匯總”模式,嚴格把控工作質量,強化跟蹤督導考核,杜絕人為原因造成的煙箱破損等問題,不斷提高卷煙包裝箱循環利用工作質效。
此外,他們運用目視化管理方法,設立專門的回收區并細分為分類區、捆扎區、暫存區、發貨區等,實現“人定位、物定置、品定量”,解決了煙箱擺放雜亂、盤點效率不高等問題。
據統計,全省煙草商業系統每年平均循環利用煙箱578萬只,減少碳排放量7500噸,大幅節約了新煙箱購置成本,有效降低了能源和資源消耗。
【場景三】
強!送貨小票、煙包標簽“無紙化”
“以前送貨交接需要在小票上簽字確認,簽收后還要注意保管好。現在,只要在手機上打開小程序,就能查看和下載電子小票,十分方便!”接到貴陽市局(公司)送貨員陳斗軍送來的卷煙,開陽縣周光明糧油店店主周光明點贊道。
周光明還注意到,包裝膜上用來記錄送貨線路、客戶名稱、商品數量等訂單信息的紙質標簽,已被幾行噴印的字符所取代。“這種方式既節約紙張,也方便您處理塑膜。”陳斗軍笑著解釋。
這是貴州省局(公司)“五個一”綠色物流運行體系中“省去‘一張紙’”的兩項重要內容。他們堅持“能無紙化的都不使用紙張”理念,著力減少紙張消耗。
——依托“黔煙物流”微信小程序,在全省范圍內全面取消紙質小票,實現從傳統“貨卡簽收+紙質票據”的有紙化、人工化向現代“電子簽收+電子票據”的無紙化、智能化轉變,在提高卷煙配送效率的同時,減少了碳排放量、節約了成本費用。應用無紙化簽收方式,全省煙草商業系統每年可減少紙張使用量27噸、碳排放量47噸,節約耗材費用120余萬元。
——在包裝環節,噴墨打印技術大顯身手:將標簽信息直接噴印到煙包平整面上,“貼標”升級為“噴標”。同時,噴印的文字顏色根據煙包顏色自動調整,確保對比明顯、顯示清晰,便于裝車時快速查找。運用該技術,全省煙草商業系統每年可減少紙張使用量12噸、碳排放量22噸,且有利于提高塑膜回收質效。
要便利也要環保,要增效也要降耗,送貨小票、煙包標簽的“無紙化”,實現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
【場景四】
聽!新能源車“無聲勝有聲”
清晨,畢節市局(公司)物流中心園區內,一輛輛懸掛著綠色號牌的新能源送貨車依次停靠在月臺,工作人員密切配合,將一包包卷煙按順序裝入車廂。
駕駛員陳果正通過智慧管控平臺規劃當日送貨路線。“我們城區配送車輛已經全部換成新能源車,每年可節約燃油3萬余升。”他介紹說,“新能源車比燃油車安靜,沒有發動機的轟鳴聲,零排放、零污染,操作便捷、行駛順暢且運輸成本低,一臺車平均每天能節約不少運行費用。”
相較燃油車輛,新能源車在節能減排、降本增效方面具有明顯優勢。結合山區實際和新能源車輛發展現狀,在不影響物流服務水平的前提下,貴州省局(公司)積極推廣新能源送貨車,不斷摸索方法、總結經驗,持續提高應用成效。
今年以來,貴州省局(公司)將新能源送貨車納入統一采購項目,一次性增加新能源送貨車39臺,對車輛型號、性能等進行統一,既節約了采購成本,也擴大了新能源車應用覆蓋面。
截至目前,全省煙草商業系統新能源送貨車數量已達84輛,占比提升至24%,每年可減少碳排放量190噸。預計到2027年,全省新能源送貨車占比將提高至50%。如今,越來越多新能源送貨車穿梭在黔貴大地的大街小巷,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場景五】
省!能源管控主打一個“精準”
綠色生態聯合工房靜靜佇立,利用自然采光減少用電消耗,數字大屏實時呈現碳排放量等數據……在貴陽市局(公司)物流中心,經過數字化、綠色化改造的智慧綠色物流園區處處彰顯著新生機、新活力。
下班時間已過,綜合管理員李華文打開綜合能源管控系統,遠程一鍵關閉不再使用的空調等設備電源,園區瞬間進入“節能模式”。
該物流中心從建設開始,便充分考慮應用低碳、環保、節能技術,高標準建設零碳園區。例如,利用工商企業選址毗鄰的地理優勢,深化工商同城連廊共用共享,實現省內工業企業訂單快速入庫,極大減少了物流運輸過程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
“針對物流園區機械設備多、耗電量大的情況,我們對用電場景進行數字化改造,通過加裝智控元件,實現用電設備自動感知、智能監測、智慧控制。”貴陽市局(公司)物流中心經理王璐介紹,此舉可使物流園區每年減少用電量1.8萬千瓦時、碳排放量10噸。
具體來說,以能源消耗最低化、空間利用最大化、流程節點最簡化為原則,分揀車間采取自然采光模式,光照不足時智控設備自動啟動燈光照明,光照充足時燈光照明自動關閉。此外,數據機房、空壓機房等設施設備根據溫度變化自動啟動或關閉。
這些功能的實現,離不開“核心大腦”——綜合能源管控系統。
該系統主要集成配電系統、空調系統、照明系統數據,通過實時監測、智慧控制、能效分析、優化策略和系統聯動等,實現能源精準監測、有效管控,構建起“采集—分析—決策—控制”的全鏈路能源管理體系,將綠色低碳理念貫穿智能調度全流程、全環節。
“我們將‘五個一’綠色物流運行體系嵌入黔煙物流一體化管控系統,實現自動采數、自動核算、自動呈現。以回收‘一張膜’為例,現在看到的回收數量,是通過送貨App自動采集到系統的原始數據,減碳量是系統自動測算的數據,測算方法就是界面中展示的這個公式。大屏中間顯示的是到目前為止全省煙草商業系統總減碳量。”楊洋指著黔煙物流數智大腦管控屏向記者介紹道。
多彩貴州,以綠筑底;煙草物流,逐綠“黔”行。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也是積跬步以至千里的漫長歷程,需要在一滴水、一張紙、一度電上銖積錙累。貴州省局(公司)表示,將進一步推動“智慧+綠色”深度融合,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加快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在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之路上留下更為堅實的綠色足跡。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