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榮基,他來自北方,身形魁梧,卻因一副眼鏡平添幾分儒雅,魁梧中透著書卷氣。作為江西新余市煙草專賣局(公司)物流中心(以下簡稱物流中心)公認的“多面手”,他扎根物流一線十余載,從分揀員到QC專家,從設備維修到系統調試,幾乎干遍了每一個崗位。同事稱他“六邊形戰士”——文武兼備、從不掉線。
一名QC小白的蛻變之路
作為煙草物流中心的多面手,他不僅理論功底扎實,更不斷超越自我。從初級物流技能鑒定到高級全部一次性通過,自學成為中級QC理論診斷師,主導完成多項QC成果發布及科技創新項目。
他的QC之路,源于他對工作創新的那一份深層熱愛。果然,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他白天完成分揀任務,下班后就鉆進辦公室,從零開始學QC理論、看工具書、研究歷年優秀案例。那段時間,他的辦公桌上總是堆著《QC小組基礎教材》《統計工具應用實例》。
圖為上掛式布線的伸縮鏈機
真正讓他走上QC之路的,是來自現實的問題。當時,倉庫伸縮鏈機輸送設備的電線經常被碾壓,電線裸露破損,存在嚴重安全隱患。他摸索如何用QC方法解決實際問題,通過觀察現場環境、測量電纜距離,提出將電線改為“上掛式布線”,并親手繪制改造圖紙,自主設計了防護裝置。改造后,電線再也沒有被壓壞過,嘗試著將實踐提煉成發布成果,《伸縮式鏈板輸送機供電保護裝置的研制成果》也榮獲市局QC成果二等獎。
而他真正意義上的“成名作”,是被選送至省局發布的課題《一次性托盤的研制》。在日常工作中,夏榮基注意到,卷煙包裝箱回收過程來回搬運效率低,還容易造成破損。同時,他發現物流中心產生的大量廢棄熱縮膜芯紙桶和卷煙紙箱或許可以利用起來。于是,他萌生了一個創意:何不利用這些廢舊紙箱和紙桶,制作可循環的一次性托盤,紙箱碼在上面剛好可以用叉車整托盤的搬運。
說干就干。他帶領QC小組測量尺寸、設計結構、反復試驗承重與堆疊穩定性,最終成功研制出由廢棄紙箱和紙桶組裝而成的一次性托盤,徹底告別了過去一疊一疊費力搬運的歷史,既省時省力,又綠色環保。該課題因其顯著的實用性與創新性,被推薦至省局發布并榮獲二等獎。
春供“戰場”上的十分鐘逆轉
2019年物流中心新引進的異標合一分揀線,春供期間突發故障:異性煙打包機不斷報錯,頻頻出現散包、混包現象。設備“滴滴”報警聲不絕于耳,產線幾近癱瘓?,F場氣氛高度緊張——春節訂單積壓,延誤意味著無法按時配送。廠家的技術人員也束手無策,大家心急如焚。
就在眾人一籌莫展之際,夏榮基悄悄走到工控機前。他推了推眼鏡,快速翻閱系統日志與分揀數據,結合試運行期的操作經驗,迅速作出判斷:并非機械故障,而是參數設置未隨旺季訂單調整所致。他當機立斷修改系統參數,十分鐘后,設備恢復正常運轉,整個生產線“起死回生”。
主任長舒一口氣,拍拍他的肩膀說道:“小伙子立功了”,他卻只是靦腆地笑了笑:“就是系統沒跟上節奏,調一下就好了。”
圖為夏榮基指導新人掃碼看指南
平日里,他還利用閑暇時間整理出卷煙分揀設備常見故障服務指南,生成二維碼張貼在現場,員工掃碼即可查閱各類故障解除步驟,極大提高了操作標準化水平和分揀打碼效率。
“閑不住”的頂崗能手
在物流中心工作的十五年里,夏榮基幾乎輪遍了所有崗位:分揀員、送貨員、巡檢員、倉庫管理員、文秘……他不僅熟悉流程,更做到了“每個崗位都能頂得上、干得好”。
每年七、八月暑假是同事休假的高峰,也是他最忙碌的時候。只要有人請假,他就主動補位。每逢春供,分揀線需雙線同時運行,技術人員緊缺。夏榮基主動提出連續值守,經常一干就是24小時。有人說:“你一個小員工,這么拼干嘛?”他笑著回應:“腦子不用會生銹,才能不用會荒廢,再說了,我是一名黨員,要在各個方面發揮示范帶頭作用,多做一點也是應該的?!?/p>
一花獨放不是春。在夏榮基的帶動下,物流中心逐漸形成了“遇到問題不回避、動手改進不怕小”的氛圍。他推動建立“發現問題--立項攻關--成果轉化”的QC小組工作機制,鼓勵大家提出“金點子”、開展“小改造”。夏榮基常說:“創新不是高學歷的專利,而是每一個用心人的機會?!?/p>
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了新時代基層工人應有的面貌:專注、勤奮、創新、擔當。他是一名真正的“六邊形戰士”,更是煙草物流系統中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