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起這個話題,恐怕很多人會想到各大機構每年舉辦的雪茄排名賽,他們的打分標準看起來相當全面且權威,包含了外觀、結構、香氣、燃燒、煙灰、口感、余味等等。但作為一般茄客,真的不需要那么專業,你也很難分辨出92.3分和92.5分的差別。
只要大概率不翻車,享受到一段屬于自己或和朋友間的愜意時光那就足夠了。并且,在實體店當你決定要不要買的時候也不存在點一支試試的可能性,這種場景下,中醫技能不可或缺。
~望~
從外觀上能看到的信息包括色澤、卷制均勻度、茄衣優劣、茄帽、茄腳、茄芯、質感。
關于雪茄顏色有很多文章涉及,這里就不科普了,只說結論:顏色深淺不影響品質。但整盒買時盒內的每支雪茄應該基本無色差或即使有細微色差,也是從左至右漸變,因為這是雪茄出廠時的要求。如果不是這樣,則大概率是假貨。騙子們看到這里是不是準備下苦功練眼力習得漸變排列技能了?雖說如此,但面對深褐色和土黃色的兩支茄,絕大部分人還是會認為前者更優秀,原因就在于“澤”上。
澤是水聚集的地方,色澤除顏色以外還有光澤。好的雪茄適度濕潤且泛著油潤光澤,這是發酵充分的表現。而土黃色的雪茄總是讓人聯想到干枯。
卷制均勻度在視覺上的表現是看茄衣下面有沒有硬塊凸起,類似蛤蟆的背部。
良品的典范是大衛杜夫,完美的圓柱形,完美到不像是手工作品。
還有一個看點是雪茄直不直,上下是否一樣粗,魚雷形雪茄的尖頂是否居中。茄衣應該平整,不能太薄也不能太厚,表面不應該有很突兀的葉梗(這條并不絕對)、裂痕、蟲洞或不同色塊,個別斑點是可以容忍的(自然現象),只要不是霉點。
茄帽需圓潤緊實,卷制整齊,無松散或開裂,是不是三層不必強求,因為這不是非古的標準。
茄腳切口平整是必須的,關鍵是看有沒有爆腳。
從切口處可以看到茄芯的斷面,大致可以了解到雪茄采用了哪種卷法(傳送門:雪茄的多種卷法)。另外,優質雪茄的茄芯會有濃淡搭配,你一般可以看到兩種存在明顯顏色差異的茄芯存在。
質感就是對整體質量的感覺,相對比較主觀,綜合上述所有項目后每個人會有他自己的心理定位。
~聞~
用完了眼睛用鼻子,不能點燃的話只能干聞。未點燃的雪茄散發出來的氣味遠遠弱于點燃后,所以感冒時建議跳過此步驟,聞不到是小事,鼻涕滴上去可就不得不買下來了。
優質雪茄清淡點的會散發自然的煙草香,可能伴有雪松、可可、泥土或花香,濃郁點的會有奶酪香、甜味或墨水味。如果你聞到了干草味或陰干襪子味(氨),那可以斷定這是支爛茄。
~問~
這個技能最簡單,就是直接問雪茄:“你是支好茄嗎?”。如果它沒回答,那么就跳過該步驟進行下一步;如果它回答你了,那么就放下,轉身回家戒毒。
~切~
用手指輕捏雪茄,整體軟硬適中且均勻,無明顯凸起或凹陷(若某部分過軟,可能內部煙葉松散;過硬則可能卷制過緊,影響燃燒)。
捏的力度反饋也可以測試茄衣的柔韌度,但要千萬當心,碰上太薄或太干的茄衣,用力過猛直接就給你裂開了,結果被強制買下一支爛茄。雪茄的彈性用以判斷濕度,捏下去不怎么回彈的說明濕度太大,內部粘連。最后一個Tip,捏完后手指相互搓一下,有點油脂的粘稠感說明發酵充分,但需要結合上述其他因素區別潮濕。
還有一個也算是用手的技巧,在整個過程中感受雪茄的重量。
抽多了你會對各種款型的重量有個大致感覺,相比之下過輕了則意味著太干或茄芯料給的不足或是短芯,過重則有可能是太濕。如果原因是茄芯料足也未必是好事,可能引發堵的問題。
老中醫終極建議:技能不足就去雪茄吧抽,遇坑直接要求換一支。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