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養護雪茄的時候,我們最怕的就是雪茄出現霉變問題,那么這些霉菌是怎么形成的?
它究竟是什么東西呢?今天我們就來簡單地討論下雪茄霉菌問題。
01 霉菌是怎么形成的?
許多茄客認為:“較低的儲存溫度可以抑制霉菌滋生并減少霉菌的形成。”
然而,事實可能恰恰相反。根據雪茄雜志《Cigar Journal》2013年夏季版刊登的一篇文章,上面明確指出:雪茄霉菌的最佳生長溫度范圍在5℃至15℃之間。
相反,在溫度高于22℃的環境中,則難以滋生霉菌。
那么,這篇文章為何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呢?這需要我們進行更深層次的探討。
要知道,除了溫度之外,濕度同樣是影響霉菌生長的關鍵因素。
普遍觀點認為,環境相對濕度大于75%時極易滋生霉菌,這一說法雖可作為參考,但嚴格來講略顯籠統。
我們更應綜合考量環境溫濕度兩者的相互作用來評估風險。
霉菌喜濕,出現在雪茄上面的最主要原因應該和雪茄本身的平衡含水率有關,平衡含水率越高越容易滋生霉菌。
如果溫度在12.8℃(55℉),環境相對濕度為70%,雪茄的平衡含水率大致應該在21%左右,超出了我們推薦的19%平衡含水率的最高極限值,因此是非常容易滋生霉菌的。
如果在相對濕度不變,把溫度升高到21.1℃(70℉)的情況下,雪茄的平衡含水率就會降到17%左右,這是非常適合存儲雪茄的環境,因此很少出現霉菌的情況。
從上述我們可以看到,霉菌形成的原因,就是雪茄平衡含水率太高了,因此在環境濕度過高時,我們可以稍微提升溫度來避免霉菌的產生。
只要把平衡含水率控制在一個理想的范圍內,就能最大限度的避免霉菌的出現。
02 雪茄霉菌究竟是什么?
我們一直在說雪茄霉菌,那么這個霉菌究竟是什么呢?對雪茄有什么危害?
如果你做過實驗,你會發現雪茄上面的白色霉菌通常不會感染柑橘、草莓這一類的食物,但是卻非常容易傳染給茶葉這類和雪茄相近的東西,說明這種霉菌是有局限性的。
如果放大了看,你會發現這種霉菌呈現一種針尖狀,這個尖部包含了霉菌的孢子,顏色呈現白色,這也說明了雪茄上面的霉菌屬于一種真菌。
經過多個資料查證后,我們發現雪茄上面的白色霉菌通常是一種叫散子囊菌(Eurotium spp.)的真菌,這種真菌一般只存在于雪茄茄衣表面,很難滲透到內部。
好消息是這類真菌通常沒有毒性,茶葉中就經常看到這類真菌,而且茶葉發酵時還會利用到它們,例如普洱茶餅中的白色絮狀物就是這種真菌。
但是這種真菌出現在雪茄上面,就說明雪茄濕度太高了,不利于醇化。如果真菌出現不多,那么請盡快處理掉,然后換個合適的環境醇養雪茄吧。
除了散子囊菌(Eurotium spp.)外,雪茄太潮濕還有可能感染黃曲霉菌,這種真菌是可能產生黃曲霉毒素的,而且會感染整支雪茄。如果表面出現了這種真菌,那么說明整支雪茄都被感染了。
好在這種真菌比較容易區分,如果雪茄上面的真菌是黃色或綠色絮狀物,那么就有可能是這種真菌,那么千萬不要嘗試去抽吸,請盡快丟棄。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