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Phys.org在8月20日的報道,澳大利亞近期全面實施了全球最為嚴格的電子煙法規,旨在應對青少年吸電子煙現象日益嚴重的公共健康危機。然而,發表在《Tobacco Control》上的一項最新研究指出,這些關鍵性措施可能面臨國際挑戰。研究由悉尼科技大學法律專家Genevieve Wilkinson 副教授與莫納什大學Elizabeth Sheargold 博士共同完成,警告稱若缺乏明確的國際視角和證據支持,相關法規可能在世界貿易組織(WTO)層面遭遇投訴。
根據研究,盡管限制銷售渠道至藥房、限制口味和尼古丁含量等措施對保護公共健康至關重要,但國際電子煙產業與煙草業一樣,以訴訟手段著稱,并可能利用貿易規則作為挑戰工具。如果他國電子煙出口國在WTO提出投訴,并指責澳大利亞法規構成“不公平的技術性貿易壁壘”,澳方可能被要求廢除法律,或面臨貿易報復。
研究人員強調,要在貿易法律框架下成功捍衛這類公共衛生法規,必須建立基于科學證據的充分論證。例如,清楚說明為何禁止特定口味、為何限定藥房銷售渠道。透明的政策理由不僅有助于抵御潛在的貿易挑戰,也能增強法規的合法性與持久性。
論文指出,這一策略與澳大利亞在煙草統一包裝案中的經驗相一致。當時,澳大利亞憑借強有力的證據和公開透明的政策辯護,成功抵御了國際煙草公司的挑戰。研究人員呼吁,政府在實施電子煙新規的同時,應與包括青少年在內的關鍵利益相關群體展開有意義的溝通,并持續監測政策效果。
電子煙行業已經展現出其通過訴訟挑戰公共衛生措施的意愿。研究人員認為,贏得此類挑戰的最佳方式是建立強有力的公共衛生案例。
謝爾戈爾德博士說:“僅僅說吸電子煙危害健康是不夠的。”
“政策制定者必須仔細記錄行業監管的基于證據的理由,例如為什么禁止特定口味或為什么銷售僅限于藥店。
Wilkinson 副教授表示,如果這些新法規在減少電子煙危害方面取得成功,澳大利亞有責任在全球范圍內分享經驗,并推動建立統一標準。通過展示如何制定在法律上具有韌性的公共健康政策,澳大利亞不僅能保護自身法規,還可能引領全球共同應對電子煙帶來的健康威脅。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