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了人類文明以來,尤其在建立農耕社會之后,人類的祖先生產力得到發展,并在日常生活中逐漸掌握了農作物的種植、禽畜的圈養,生活條件更加充足。
后來,隨著農耕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作物種類及數量大幅增長,城邦和商品經濟開始形成,人們不再滿足于溫飽,而更注重生理和精神需求的滿足。(看來,不論在哪個時代,只要生活水準上去了,人們都會趨向于生理精神雙滿足~~~)
在這樣的背景下,酒、茶葉、咖啡和煙草的種植紛紛開始形成。并逐漸開始對這些形成依賴。
這其中,煙草跟其他作物不太一樣,它對種植環境的要求非常高,因為種植面積較少,所以一開始煙草的售價相較其他作物來講更貴,只有一些上層貴族才能夠買的起。
明代后期,煙草正式傳入中國。明朝崇禎年間,由于農民熱衷于種葉,以此來謀求更多錢財,因此耽誤了種糧食作物,這件事傳到了朝廷,引起了朝廷的嚴重不滿。
當時袁世凱上奏皇帝,認為這影響了國家的根基。崇禎皇帝要禁煙,下令「凡是私自種煙賣煙的人一律砍頭」。
這件事可是引起了當時眾多軍隊的抵抗。一位負責遼東防務軍官更是勢氣逼人,直接站出來反對,其理由是「士兵離了煙草打不了仗」。(不得不說,這人真是666~~~)
皇帝一看,情況不妙,一旦禁煙,肯定打擊士氣,影響軍隊戰斗力,也只好不了了之。
到了清朝,皇帝一開始也是拒絕煙草的。當時也有一條禁令:「凡紫禁城內及凡倉庫、壇廟等處,文武官員吃煙者革職,旗下人枷號兩個月,鞭一百。民人責四十板,流三千里。」
但是,煙草,真香。煙草還是慢慢流行起來。乾隆一朝,京城達官貴人十個里面有八個都拿著煙,朝中大臣也熱愛吸煙,比如「大煙袋」紀曉嵐。
后來,嘉慶繼位,煙草管制就徹底放開了?!笩煵葜?#xff0c;耗地十之七八」。
對于當時降級較為發達地區來講,每年買賣煙絲就可高達200萬兩白銀,從事煙絲制造的雇工可達中千人數。
到了清朝末年,就連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也十分喜愛吸煙,據說慈禧的煙癮可是出了名的。
很快,敬煙的習慣也跟吸煙的習慣一起流行起來,明清文獻曾有過相關記載,「客至家中,自家煙袋供之,盛以煙草?!?/p>
隨著清朝吸煙風氣的形成,煙草也逐漸成為人際交往的重要載體。清朝時候有人直接呼煙草為「干酒」,就是因為其像酒一樣,能讓人產生安逸的舒適感,只不過它是干的而已。
隨著世界一戰、二戰的爆發,煙草作為一種嗜好品被大量派發給戰斗部隊,士兵們需要一種麻醉劑和上癮品來緩解心理的恐懼,煙草能讓人暫時忘記恐懼,同時保持頭腦清醒。
所以,這樣來看,并不是古代皇帝反對煙草,在合理的情況下,還是十分看好煙草的發展的哦~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