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五,我國許多地方都有迎接財神的傳統習俗,或放鞭鳴炮,或敲鑼打鼓,祈愿新的一年添財添福。許多人將美髯公關羽視為武財神,希望他能給自己帶來好運。關羽的形象曾經多次出現在煙草企業出品的煙標上,受到廣大煙標收藏者的追捧和喜愛。
上世紀90年代,四川蓬安卷煙廠出品的“萬卷樓”煙標。
上世紀90年代,四川蓬安卷煙廠出品的“萬卷樓”煙標,主版左側印有“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的詩句,右側描繪了關羽身披戰袍、手提青龍偃月刀、身跨赤兔馬的形象。該煙標側面印有一段文字:“萬卷樓,坐落于四川南充西山。據考,西晉陳壽在此寫下了舉世矚目的《三國志》。后有《三國演義》,膾炙人口。其人物、其韜略計謀,令人拍案叫絕!實乃當今學習借鑒之本也。”
上世紀90年代,吉林四平卷煙廠出品的五枚套“五虎將”套標之“千里走單騎·關羽”。
上世紀80年代,河南許昌卷煙廠出品的“霸陵”煙標。
關羽是三國時期蜀漢著名將領,輔佐劉備屢建功績。他與張飛、趙云、馬超、黃忠是《三國演義》中蜀國的五員虎將。上世紀90年代,吉林四平卷煙廠出品過五枚套“五虎將”煙標。其中一枚為“千里走單騎·關羽”,這枚煙標主版上的關羽橫刀立馬、回身抱拳作揖,遠處停著一輛馬車,想必車內坐著甘、糜二位夫人。河南許昌卷煙廠出品于上世紀80年代的“霸陵”煙標,主版是關羽千里走單騎過程中的另外一個經典場景:關羽橫刀立于橋上,他怕曹操所贈錦袍有詐,遂以刀挑起贈袍揚長而去。
《三國志·關羽傳》記載:“建安五年,曹公東征,先主奔袁紹。曹公擒羽以歸,拜為偏將軍,禮之甚厚……”據《三國演義》描述,為保護甘、糜二位夫人的安全,關羽在“土山三約”后歸附曹操。曹操賜給關羽府宅一處,關羽分一宅為兩院,皇嫂居內院,關羽在外院。
上世紀80年代,河南新鄭卷煙廠出品“詩竹”煙標。
傳說關羽被困曹營期間,曾給劉備畫了一幅詩竹圖。上世紀80年代,河南新鄭卷煙廠出品的“詩竹”煙標,主版印有一幅墨竹圖,副版印有用行書所寫的詩句:“不謝東君意,丹青獨立名。莫嫌孤葉淡,終久不凋零。”該煙標底標上有一段文字介紹:“三國時,關云長被困在曹營,曹操拜他為偏將軍,又封他為漢壽亭侯。而關公身在曹營心在漢,一心想念兄長劉備,用書信表達,恐曹操發覺,就畫詩竹一幅以表其心。此竹從上到下從右到左仔細看,竹葉組成的是四句詩。少林寺有此碑。”
上世紀90年代,山西太原卷煙廠出品的“關帝”煙標。
上世紀80年代,山西曲沃卷煙廠出品的“關帝”煙標。
關羽死后受到民間推崇,經歷代朝廷褒封為關圣帝君、武圣,佛教稱其為伽藍菩薩。民眾則將其作為“財神”“戰神”“正義之神”等加以奉祀。山西太原卷煙廠出品于上世紀90年代的“關帝”煙標,主版是關羽左手捋美髯、右手拿著《春秋》的塑像,旁邊印有“忠義傳世”四個字。上世紀80年代,山西曲沃卷煙廠出品的“關帝”煙標,主版描繪了關羽手持青龍偃月刀、身跨赤兔馬的形象,副版為右手持刀、左手捋美髯的關羽半身像,還印有“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行好事”的字樣。
上世紀90年代,遼寧沈陽卷煙廠出品的“臉譜”套標之關羽。
在我國的戲曲藝術中,關公戲是深受民眾喜愛、常演不衰的傳統劇目。舞臺上的關公棗紅臉、丹鳳眼、臥蠶眉、長髯飄飄、身穿綠袍,形象英勇神武。上世紀90年代,遼寧沈陽卷煙廠出品過五枚套“臉譜”煙標。其中一枚為“關羽”,該煙標的主版畫面是關羽在京劇《古城會》中的臉譜,副版對這出戲進行了介紹:“《古城會》戲中關羽行近古城,得張飛下落,喜而往見。張飛以關羽久居曹營,疑之,出城責讓。關羽正剖白間,秦琪之舅蔡陽追至,張飛益疑,關羽乃斬蔡陽釋疑。”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