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中華”、“哈德門”品牌卷煙的歷史,我國很多卷煙消費者可謂耳熟能詳。但若問及“中華”煙標上為何把“中華”拼為“CHUNGHWA”,“哈德門”煙標上為何把“哈德門”拼為“HATAMEN”,而沒有拼寫成現在通行的標準規范的漢語拼音“ZHONGHUA”和“HADEMEN”,不要說普通卷煙消費者,即使是煙標收藏家,也有很多對此感到疑惑不解。?
說到“中華”煙標上的注音,還得從漢語拼音史上著名的威妥瑪式拼音方案談起。漢字用A、B、C等26個字母注音,已有幾百年的歷史。自從明萬歷年間(1573~1620年)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用這些字母給漢字注音后,我國陸續出現過多種以字母為基礎的漢語拼音方案,后來在國內和國際最流行的中文拼音方案就是威妥瑪式拼音。威妥瑪式拼音是由曾在美國駐華使館任職的英國人威妥瑪所擬。“中華”煙標把“中華”拼為“CHUNGHWA”,就是當時的威妥瑪式拼法。我國于1958年頒布現代漢語拼音方案后,國家便要求統一使用規范的漢語拼音,但對于部分老字號、馳名品牌,國家同意維持現狀。“中華”煙標上不符合漢語拼音標準規范的拼注,就屬于這種情況。?
至于“哈德門”煙標上把“德”標注為“TA”也是有原因的。原來哈德門是北京崇文門的俗稱,在清末和民國時期,外國人多稱其為“哈達門”,英譯為“HATAMEN”。英美煙草公司創立“哈德門”品牌時就采用了“哈達門”的英文名稱“HATAMEN”。后來,“哈德門”卷煙的生產廠家名稱雖幾經變動,但“HATAMEN”作為“哈德門(哈達門)”的英文習慣用法,一直沿襲至今。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