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記得雷鋒日記中有這樣一句話:“如果你是一滴水,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縷陽光,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糧食,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是否永遠堅守你生活的崗位?”這段話告訴我們無論在什么樣的崗位,做什么樣的工作,都要發揮最大的能力,做出最大的貢獻。
焦裕祿、雷鋒同志似的楷模和標兵,我一直以來的感覺是好像和我們生活在一起,但又感覺離我們很遠很遠。但通過近期參加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反復觀看《焦裕祿》同志先進事跡后,我深受啟發。其實愛崗敬業、淡泊名利的楷模就在我的身邊——一個從事烤煙科研課題項目試驗近20年,從來不計較個人得失,連續承擔《全國烤煙品種區域及生產試驗》等多個項目的技術員——康俊同志。
1991年在辦理好購糧關系進入農校學習,滿心歡喜準備接替父輩煙草事業的他,于1994年以烤煙輔導員身份參加工作(因行業人事政策調整原因)就一直從事烤煙科研課題試驗。在17年游擊式課題試驗的過程中,因工作辛苦、工作條件差、背井離鄉、居無定所、待遇低、成績不能體現、發展機會少等各種原因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基層課題試驗技術員,只有他毅然的堅持了下來,并鍛造愛崗敬業、迎難而上、不記得失的優良品質。
2011年底在全區烤煙產業發展特別艱難的狀況下,組織上一聲“科技引領、示范帶動”他毅然決然的到了七星關區燕子口鎮羅福村創辦烤煙課題試驗點,在煙葉站的大力支持下,通過艱辛的努力不僅讓該村常年有了近400畝左右的烤煙標準化連片基地,還確保了該村種植規模穩定在千畝左右。
2014年元月隨著機構改革的步伐,他又一次離別了剛熟悉的環境,來到了七星關區田壩橋鎮田壩橋村。由于多年來這個區域沒有種植烤煙,導致種植農戶、現代化的烤煙生產相關基礎設施缺失,這里成為了“一切從零開始”的地方。從元月24日到位后,他每天頂著風雪協同兩位技術員到育苗場點組織指導播種。他的女兒因多年前的一次事故,利用春節假期進行了一次修復手術,當春節假期結束后他就出現在了工作的崗位上。由于手術原因女兒沒能如期到校參加學習,他總是利用晚上的時間對女兒進行輔導。
就在全面啟動2014年課題項目試驗移栽的當天下午,他接到了在重慶上大學二年級兒子的電話稱“手指疼痛不堪”。這邊是尚未痊愈的女兒,那邊是疼痛不堪的兒子,在考慮再三后他放棄了到醫療條件更好的重慶陪護照顧兒子,毅然安排兒子于當天晚上回到畢節。第二天上午兒子的病情檢查為“骨囊腫”,醫生提出兩個治療方案:一是現在手術切除;二是保守治療暑假手術切除,他選擇了后者。
當天下午他的身影又出現在了科技園的田間地頭。就在傍晚臨近收工的時候他又接到了家里的一個電話妻子在為兒子準備回校行李的過程中從晾衣的窗臺上摔了下來,已確診為腳掌骨折。“真是禍不單行、屋漏偏逢連夜雨”啊!他在安排好第二天的移栽品種后才匆忙趕回家中,在和兒子商議后做了一個現在我都認為驚人的決定。“兒子請假到五一假期結束”在家照顧母親和妹妹。
他不是一名共產黨員,他就在我的身邊,他只是一名普通的畢煙人,他讓我更加深刻理解“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刻意義,在他身上我只能用一句話來形容“愛崗敬業、迎難而上、不記得失,是一名值得我學習和敬仰的畢煙人”!
圖為康俊在田間開展井窖式移栽打孔工作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